个人简介
董陇军,男,汉族,甘肃陇西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应邀担任Elsevier出版社Safety Science, Nature旗下Scientific Reports、Springe出版社Journal Safety in Extreme Environments编委; 美国声学学会会刊JASA-EL及Shock and Vibration 期刊副主编; Springe出版社Arabian Journal of Geosciences 地震学主编。
是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和湖南省杰青获得者,入选2018年“湖湘英才”,2016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南大学升华育英计划等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和面上资助各1项,参与973项目2项,主持中南大学创新驱动青年团队项目1项,为《岩石力学与工程英汉大辞典》审查委员会成员。主持和参与包括金属矿残矿安全回采、地压监测、复杂结构震源定位等多项校企合作课题的研究。获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和优秀博士论文奖,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3篇,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科技论文一等奖3项。
主要学术贡献方面,发明了复杂结构(不同形状空洞或者不规则形状)与应力下的声发射震源定位方法,突破了传统震源定位方法中测量波速在空间和时间上对震源定位精度造成影响的技术瓶颈,攻克了传统方法存在的延迟信号和异常信号识别困难、预先给定或测定的波速与实际路径波速的误差严重影响定位精度的难题;提出的微震震源实时自动精准识别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方法通过人工方式分离爆破事件耗时长、结果不统一的问题。以上成果引起了来自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波兰、马来西亚等50余家单位多名同行专家的关注和肯定。
主要研究方向:声发射无损检测;复杂结构声发射/震源定位;微震监测;金属矿残矿安全回采;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诱发地震
教育经历
[1] 西澳大学
[2] 中南大学
工作经历
[1]
中科院武汉岩土所
[2]
澳大利亚岩土工程中心
社会兼职
-
[1]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senior member )、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会员。
研究方向
其他联系方式
[1]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