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辉(电子邮件:huiwang@csu.edu.cn,办公电话:0731-88877117,课题组动态网站)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湖南省杰出青年,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湘高层次创新人才。高通量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室带头人,超微结构与超快过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联合培养博士。2013-2015年复旦大学博士后,2015-2018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博士后,2018-2019年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项目科学家。研究方向主要针对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与化学过程展开高通量多尺度计算模拟与设计,旨在建立材料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并构建“微观机制-设计理念-宏观物性”内在关联的材料基因数据库,提高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和降低研发成本。
近年来参加国际国内会议并做邀请报告30余次,大会特邀报告5次,受邀担任多个国际会议的主席、组委会会员和国际期刊杂志编辑。迄今为止,发表SCI期刊论文近50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5余篇,主要包括Nature,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作为理论贡献者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包括 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相关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积极评级和认同,并被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美国科学日报(ScienceDaily)、中国科学通报(ScienceBulletin)和德国Wiley-VCH等机构媒体做专题重点介绍。
高通量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室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新校区物理楼,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江水,办公科研面积百余平方米。研究室拥有强大的高性能并行计算机集群,配备英特尔处理器、千余计算核心、10TB级运算内存、100TB级服务器存储,并行计算能力达到百万亿次量级;搭建全功能材料物性数字化研发设计平台,可在不同维度下开展原子、分子、纳米、介观及宏观等多种尺度下的性质计算与模拟;二期规模总价值500余万元,研究团队包含教授、副教授、讲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约20人左右。研究室的建立得到了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的支持以及中南大学校领导、科研部、人事处的帮助。
--------------------------------------------------------
Selective Publications:
Understanding colossal barocaloric effects in plastic crystals,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4190 (2020)
Real space charge density imaging with sub-angstrom resolution using four-dimensional electron microscopy, Nature 575, 480 (2019)
Bond-Selected Photodissociation of Single Molecules Adsorbed on Metal Surfac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22, 077401 (2019)
Tuning the interfacial spin-orbit coupling with ferroelectricity, 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2627 (2020)
Liquid-like thermal conduction in intercalated layered crystalline solids, Nature Materials 17, 226 (2018)
Rotational and Vibrational Excitations of a H2 Molecule Trapped within a Nanocavity,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1, 146102 (2013)
Colossal barocaloric effects in plastic crystals, Nature 567, 506 (2019)
Anisotropic polarization-induced conductance at a ferroelectric–insulator interface, Nature Nanotechnology 13, 1132 (2018)
Candidate source of flux noise in SQUIDs: Adsorbed oxygen molecul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5, 077002 (2015)
Discovery of a magnetic conductive interface in PbZr0.2Ti0.8O3 /SrTiO3 heterostructur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9, 685 (2018)
Understanding the Giant Enhancement of Exchange Interaction in Bi2Se3/EuS Heterostructure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19, 027201 (2017)
--------------------------------------------------------
课题组常年招聘副教授、讲师和(师资)博士后等科研人员,招聘信息如下:
1. 讲师、副教授欢迎加入,尽量帮助争取更好的待遇和科研经费;研究方向可以协商,共享课题组平台资源,协同发展;招聘详情请参考网站:http://muchong.com/t-14309545-1
2. 博士后应当全面具备物理、材料、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和独立开展研究的潜力;擅长Linux系统和C/C++/Matlab/Python/Fortran程序;具有优秀的英语写作和交流水平;招聘详情请参考网站:http://muchong.com/t-14308543-1
本课题组与美国、欧洲、澳洲、日本、韩国、香港等境外著名学府以及国内知名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有出国开会、交流的机会,并可以推荐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深造学习! 欢迎获得研究生推免资格的学生和进入复试名单的考生到本课题组攻读直博研究生或者硕士研究生,随时欢迎咨询。
1. 博士生应当具备物理、材料、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和独立开展研究的潜力;熟悉或擅长Linux系统和C/C++/Matlab/Python/Fortran程序;具有较好的英语写作和交流水平;招聘详情请参考网站:http://muchong.com/t-14319201-1
2. 本科生/硕士生应当初步具备物理、材料、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背景;了解或熟悉Linux系统和C/C++/Matlab/Python/Fortran程序;具有一定程度的英语写作和交流水平;招聘详情请参考网站:http://muchong.com/t-14324828-1
--------------------------------------------------------
教育经历
[1] 2007.9-2013.7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材料物理化学 | 博士学位 | 研究生班毕业
[2] 2012.1-2012.7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 计算物理 | 博士学位 | 联合培养
[3] 2010.3-2010.12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 计算材料 | 博士学位 | 联合培养
[4] 2002.9-2006.7
河南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9.9-至今
中南大学
|
物理与电子学院
|
教授
[2] 2018.8-2019.7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
物理与天文系
|
项目科学家
[3] 2015.8-2018.7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
物理与天文系
|
博士后
[4] 2014.4-2014.10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
物理与天文系
|
研究助理
[5] 2013.8-2015.7
复旦大学
|
物理系
|
博士后
[6] 2006.8-2007.7
美国霍尼韦尔公司
|
波音787测试部门
|
工程师
社会兼职
-
[1] 国际期刊Materials(IF:3.05),编辑
-
[2] 凝聚态物理学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
-
[3] 受邀担任多种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
-
[4] 美国物理协会会员
-
[5] 物理及天文国际会议,组委会委员
-
[6] 物理及网络国际会议材料分会,主席及委员
其他联系方式
[1] Zip Code:
[2] Fax:
[3] Postal Address:
[4] Office Phone:
[6] Email: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高通量多尺度计算模拟
李芳镖 | |
硕士毕业于厦门大学,计算材料学专业,发表多篇SCI论文,主要从事理论计算、分子动力学和机器学习,探索新型能源材料。 |
许雄 | |
硕士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发表多篇SCI论文,主要从事理论模型建立、计算物理和高通量计算。 |
任飞 | |
硕士毕业于兰州大学,计算材料学专业,发表多篇SCI论文,主要从事低维材料物性计算及器件模拟。 |
杨真成 | |
本科毕业于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材料计算、分析和预测新材料。 |
邹琳 | |
本科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物理、凝聚态物理和高通量计算。 |
林思思 |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机器学习与物性计算。 |
邓成儒 |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结构预测。 |
李晶晶 | |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本科生,主要从事材料物性计算研究和结构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