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情况:
2016年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3年获湖南省医学科技一等奖,2013年获湖南省芙蓉百岗明星,2014年和2017年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
主要贡献:
主持省级教改课题“医学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担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负责人,“分子生物学”慕课负责人,中南大学分子生物学创客空间负责人。主编和参编教材4部。牵头开设各层次分子生物学课程和八年制医学科研训练I,担任八年制学生科研学业导师,指导八年制学生进行科研训练和从事国家级、省级及校级创新训练项目。近5年作为通讯作者发表教改论文5篇,作为通讯作者指导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身份在国际SCI杂志发表论文4篇。2016年牵头获得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和2017年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十项,注重以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在Blood、PNAS等杂志发表SCI科研论文50篇。为湖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科带头人,中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委员;湖南省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
团队名称: 医学拔尖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团队介绍:科学素养是拔尖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特质,但传统的医学教育中,更注重已知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医学生进行探索未知的系统科研培训。自2004年招收八年制医学生开始,湘雅医学院联合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附属医院、以及化学化工学院、信息与软件学院、材料学院等多学科,以改革分子医学课程体系着手,构建了“主动了解科学知识、实际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开展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的创新实验设计、不断提升科研思想与科学素养”为原则的拔尖创新型医学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在2012年中南大学获批为首批“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后,学校按照国家要求修订了八年制医学生培养方案,其中将“加强长学制培养过程中的科研能力训练,提高科研创新的潜质,为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本课程体系将科研训练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贯穿于八年制教育的全过程:科研训练Ⅰ课程设置在医学预科阶段(第1-2学年),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篇文献综述;科研训练Ⅱ课程设置在医学核心教学阶段(第3-6学年),要求学生必须了解科研流程、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科研训练Ⅲ课程设置在拓展教学阶段(第7-8学年),50%以上的八年制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选择,被派往国(境)外著名的医学院校进行为期两年的科研训练,为提升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整个体系跨越了通识教育阶段、医学核心课程阶段及研究生培养阶段全过程。
经过10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建立了医学拔尖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与质量保障体系,取得的相关成效总结如下:
1.理论成效:
1)通过教改论文,总结了医学拔尖人才科研能力培养经验。
2)总结教学成果,获得五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励。
3)建立了突出拔尖医学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2.实践成效:
1)明显提高了我校八年制医学生在校期间的科研能力。
2)显著提升了医学拔尖人才进行转化医学和开展精准医疗的能力。
3)有效增强了临床医院青年拔尖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总之,本项目以“培养医学拔尖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围绕“提高八年制医学生科学素养”这一问题开展探索与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项目可推广性强,有望能够助力“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为服务健康中国提供有益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