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吴倩,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其后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三年(合作导师Jonathan V. Sweedler)。一直从事基于色谱质谱技术的复杂生物样品小分子定性定量、空间成像及原位活体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研究重点集中在结合新型的功能材料、光化学反应、和数学模型开发新的原位富集与标记方法、空间分辨原位采样平台、以及原位定量校正方法,实现高通量、高覆盖范围和准确定性定量的代谢物组织成像、单细胞分析和原位活体快速检测,应用于疾病发生发展与治疗过程的分子机理研究、疾病的临床诊断、以及食品安全快检筛查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项目1项、中烟开放课题项目2项、湖南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1项。曾获“Baxt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美国),两次获得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2020年、2023年)。现担任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JAT, JCR Q1, IF=5.5)期刊青年编委、湖南省检测检验学会理事。
基金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22474156, 基于动态共价可释放质量标记的生物大分子-代谢组空间分辨原位质谱分析研究, 2025-01-01 至 2028-12-31, 50万元, 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22074159, 基于光催化快速标记-富集技术的原位单细胞质谱代谢组定量分析系统的研究, 2021-01-01 至 2024-12-31, 55万元, 主持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1804142, 基于微液流表面采样与组织印记技术的空间分辨前处理平台及其代谢组质谱成像应用研究, 2019-01-01 至 2021-12-31, 25万元, 主持
(4)湖南省科技厅,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 2022JJ20054, 空间分辨的原位采样/电离方法的 研究及其在代谢组质谱成像中的应用, 2022-01 至 2024-12, 20万元, 主持
(5) 烟草行业卷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开放式基金课题重点项目, 2025-04 至 2027-04, 50万元, 主持
(6)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横向课题, 202443000834082, 2024-08 至 2025-12, 25万元, 主持
(7) 烟草行业卷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 开放式基金课题重点项目, 合同编号:201943000834016, 2019-03 至 2021-06, 40万元,主持
科研成果
论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 Chem. Sci.、 Anal. Chem.、Talanta、ACS Chemical Neuroscience和 J. Chromatogr. A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专利:已申请发明专利15项,其中已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1项。
获奖:曾获“Baxte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美国)。
学术兼职
目前任职Journal of Analysis and Testing (JAT)期刊青年编委;湖南省检测检验学会理事。
曾多次受邀担任Analytical Chemistry(30余次,授予同行评审证书)、Metabolomics、Nano Letters、Scientific Reports等杂志审稿人。
开设课程
仪器分析(专业课,大二下学期)
专业英语(专业课,大三上学期)
工作经历
2015/1-2017/9: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合作导师:Jonathan V. Sweedler;
2017/11至今: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
教育经历
[1] 2005.9-2009.7
中南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2] 2009.9-2014.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 | 分析化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其他联系方式
[6]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