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穆旦年谱长编(1948)》.《新文学史料》, 2010, 第2期
- 《“穆旦”:作为翻译者的一面》.《现代中文学刊》, 2010, 第2期
- 《“自然诗人”李少君》.《文艺争鸣》, 2010, 第2期
- 《“追寻从身体中生长出来的”——从柳宗宣看当代诗歌的“根性问题”》.《诗探索》, 2009, 第1辑
- 《彭燕郊回忆同时代作家》.《新文学史料》, 2008, 第4期
- 《天堂的颜色或现世的反诉》.《天涯》, 2008, 第6期
- 《“我理想中的好诗还没有写出来”——彭燕郊访谈录》.《新诗评论》, 2008, 第2辑
- 《论“朦胧诗”发生的历史据点——以精神状况与写作训练两层面为中心的考察》.《当代文坛》, 2008, 第5期
- 《彭燕郊研究论纲》.《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 第3期
- 《关于“彭燕郊访谈录”的几点想法——兼谈〈彭燕郊诗文集〉的出版》.《诗探索》, 2008, 第1辑
- 《“那代人都很理想主义”——访诗人彭燕郊.《新文学史料》, 2008, 第2期
- 《“穆旦”与“查良铮”在1950年代的浮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8, 第2期
- 《“我当然很想到解放区去”——访诗人彭燕郊》.《新文学史料》, 2008, 第1期
- 《从“历史”中寻求新诗研究的动力》.《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08, 总第2卷第2期
- 《“记忆”之书——论吴兴华诗歌的精神内蕴》.《江汉大学学报》, 2008, 第1期
- 《“滇缅公路”及其文学想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7, 第4期
- 《穆旦的中学毕业纪念册》.《新文学史料》, 2007, 第2期
- 《新诗的“发生”与“诗性空间”的拓展——从新出的两部新诗研究著作说起》.《新诗评论》, 2007, 第1辑
- 《流亡之书,失败之书——关于北岛散文集〈失败之书〉的几则阅读札记》.《上海文化》, 2007, 第3期
- 《“他非常渴望安定的生活”——同学四人谈穆旦》.《新诗评论》, 2006, 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