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金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00-02-01

所在单位: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生物楼209

性别:男

联系方式: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932 E-mail: jlxia@csu.edu.cn; jxiacsu@qq.com Mobile: 13508482709 jxiacsu@qq.com; QQ: 1469175853: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主要任职: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比利时蒙斯大学

学科:生物学

曾获荣誉:

教学质量优秀奖8次教学改革成果奖4项;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和宝钢优秀教师奖

个人简介

夏金兰,男,1964年2月出生,湖南攸县人。生物化学博士,中南大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海洋生物技术分会理事、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资源、能源和环境(耦合)微生物学和生物工程技术。
1981-1988年在武汉大学学习,先后获分析化学学士及硕士学位;1988-1993年在中南大学从事(生物)分析化学教学、生物功能材料研究工作,任助教、讲师;1993-1999年留学比利时(蒙斯理工大学),从事蓝细菌微生物特别标识蛋白质和多糖(光合)生物合成及其应用基础研究,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00年初回国,执教于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任教授,从事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2004年评为中南大学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博士生指导教师, 2013年评为二级教授。主持和承担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国家高新技术“863”、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装置基金项目等科学研究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知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ESI/SCI/EI等收录12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20项;出版专著5部(主著1部、主编1部,参编3部);提出生物冶金/AMD环境表型组学概念方法和技术体系。主持生物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项目12项,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双语教学方式主讲生物化学等基础和专业课程,获教学质量优秀奖8次和教学改革成果奖6项。至今(2021,9)培养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67名。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和宝钢优秀教师奖。

教育经历

[1]   1993.10-1999.9

比利时蒙斯大学  |  生物化学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Ph.D. studying in (Microbial) Biochemistry in FPMs, Belgium (1993.10-1999.9)

[2]   1985.9-1988.6

武汉大学  |  分析化学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As a graduate majoring in Anal. Chem. in Wuhan Univ. (1985.9-1988.6)

[3]   1981.9-1985.6

武汉大学  |  分析化学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As a undergraduate majoring in Anal. Chem. in Wuhan Univ. (1981.9-1985.6)

工作经历

[1]   2004.4-2016.4

中南大学  |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  教授,博士生导师  |  全职
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责任教授(2004)、资深教授(2013)

[2]   2002.4-2004.4

中南大学  |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  |  教授  |  全职
教授,硕士生导师

[3]   2000.9-2002.4

中南工业大学  |  矿物工程系生物工程研究所  |  教授  |  全职
教授,硕士生导师,

[4]   2000.1-2000.9

中南工业大学  |  矿物工程系生物工程研究所  |  副教授  |  全职
生物工程学科及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设置

[5]   1988.7-1993.10

中南工业大学  |  化学系  |  助教/讲师  |  全职
主讲分析化学(冶金矿物类),从事氨基酸分离色谱柱填料和葡萄糖微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开发

社会兼职

  • [1]   1. 国际生物湿法冶金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湖沼与海洋学会海洋生物技术分会理事,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
    2.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化学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永久)会员。
    3. 国家基金、科技计划、人才计划、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4. 国家重大科学设施建设、重大设备采购等评审专家。

其他联系方式

  • [1]  邮编:

  • [3]  通讯/办公地址:

  • [4]  办公室电话:

  • [5]  移动电话:

  • [6]  邮箱:

  •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生物表界面科学及应用

    团队介绍:主要基于同步辐射光源技术、组学方法以及超级计算开展微生物-矿物(材料)界面微结构、化学形态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探究微生物铁硫氧化还原代谢、矿物表面结构与化学赋存形态、电子传递媒介等对界面体系电子传递的影响机制,阐明铁硫氧化还原在生物冶金、重金属生物地球化学、能量循环等中的作用原理,发展基于铁硫代谢和生物表/界面作用的合成生物学原理及其在矿物生物加工,以及能源转化、生物材料制备和环境治理技术中的应用。

    聂珍媛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实验中心副主任  

    赵屹东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北京同步辐射光源中能及软X线站负责人  

    张立娟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副研究员,上海光源软线线站技术负责人  

    邹鹰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副研究员,上海光源梦之线线站技术及运行负责人  

    朱建裕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  

    郑雷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副研究员,北京同步辐射光源中能及软X线站技术主管  

    马陈燕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同步辐射光源中能及软X线站技术主管  

    甄香君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工程师,上海光源软线线站运行负责人  

    杨益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院CSIRO Proces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团队名称:生物/仿生设计与制造

    团队介绍:主要针对生物功能组件开展代谢、结构与功能及应用基础研究,发展合成生物学原理及仿生制备工艺。
    进一步针对微藻及大宗生物质(纤维、甲壳素、果胶等)开展微生物菌种选育、生物(质)转化、发酵工艺过程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发展生物质能源与环境材料制备技术。

    单扬

    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副院长,农产品加工所首席研究员  

    聂珍媛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实验中心副主任  

    付福华

    湖南省农产品加工所副研究员  

    申丽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  

    万民熙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  

    李培骏

    桂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