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理学博士、美国佐治亚南方大学访问学者,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相图和相结构的测定,无机光功能材料的预测、开发和改性、先进合金的高通量设计与制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4项。合成并解析20余个具有新颖结构的新型晶态材料,为国际X 射线衍射领域的权威机构(国际衍射数据中心,ICDD)提交了标准图谱和结构数据,供全球科学家用于材料的鉴定。成功开发了多种高性能新型发光材料,阐明了代表性激活剂的发光行为与局域环境的演变规律。发展扩散多元节技术,高通量地测定和研究系列钛合金的相图和扩散行为,成功开发两种具有综合优异强塑性的新型高性能沉淀强化高熵合金,为设计具有特定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的先进合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获 ICDD 颁发“重要贡献奖”证书 3项、申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在国际重要和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含封面邀请、ESI高被引论文),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1次,在行业会议上作大会/特邀/邀请报告 4 次,培养15名硕士、合作培养4名博士毕业。先后受聘为中国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发光学报》青年编委、中国晶体学会理事。2021和2022年连续两年获得“《发光学报》 年度最美支持者”、2023年获“《发光学报》2022年度杰出青年编委”荣誉称号。2022年被中国晶体学会提名为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
教育经历
[1] 2019.2-2020.8
美国佐治亚南方大学
|
物理学
访问学者
[2] 2005.9-2008.7
中科院物理所 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3] 2002.9-2005.6
广西大学 硕士 | 硕士研究生毕业
[4] 1998.9-2002.6
湖南农业大学 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社会兼职
-
[1] 2022.1-至今
中国晶体学会理事 -
[2] 2021.12-至今
《发光学报》青年编委 -
[3] 2019.12-至今
中国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专业委员会委员
其他联系方式
[3] 通讯/办公地址:
[5] 移动电话:
[6]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