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
入职时间:2018-01-23
所在单位:土木工程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中南大学铁道校区建工楼513
在职信息:在职
主要任职:中国水泥协会特种水泥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水泥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无机非金属建筑材料微观测试与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有机固废专委会委员。
移动电话:
邮箱:
曾晓辉,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所副所长,第十四届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担任中国水泥协会特种水泥分会副理事长、全国水泥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固废分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委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企业委托等近30项科研课题。参加了我国武广、哈大、广深港、广珠、海南东环、成灌、石武、京石、成绵乐、成贵等高速铁路施工的技术咨询工作,研发的膨胀珍珠岩多孔吸声材料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开发的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深圳、成都、西安等多个城市的地铁工程。出版专著三本、发表SCI/EI论文100 余篇(其中“领跑者F5000”1 篇、《硅酸盐学报》年度十大高被引论文2 篇、铁路重大科创成果论文3篇)。获授权专利26 项(发明专利15 项);参编技术标准/指南/条件8 部。主持获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硅酸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 项,参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川藏铁路具有“超大的地形起伏”、“强烈的板块活动”、“频发的山地灾害”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四大环境特征,其自然环境、施工技术、灾害环境是目前铁路中最复杂和难度最大的,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的铁路建设工程。团队针对川藏铁路强冻融、大温差、强紫外线、强风的服役环境,基于该铁路工程对生态环境保护高要求,聚焦研究工程材料耐久性、沿线地材利用以固体废弃物处置的相关理论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