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何玉辉,男,工学博士,1998年从吉林大学(原吉林工业大学)硕士毕业后到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参加工作,2010年于中南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两度赴德国Clausthal工业大学进行学术访问,长期从事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等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1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2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3本,指导学生参加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得国家一等奖4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3项、省部级奖励20余项。
主持或参加主要科研项目(课题)情况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2018YFB2001303, “高性能齿轮动态服役特性及基础试验”项目的课题三“齿轮制造全流程表面完整性演变与性能调控”, 2019-07至2022-06, 335万元(项目总经费1291万元), 在研, 主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B300700,RV减速器数字化高效精密制造,2017-12至2020-11,3332万元,完成,子课题负责人
[3]湖南省科学技术厅, 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2016JC2001, “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项目的课题三“复杂曲面智能制造基础理论研究”, 2017-08至2019-08, 68万元, 已结题, 主持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点项目,U1604255,高性能齿轮的抗疲劳制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17-01至2020-12, 210万元, 已结题, 参加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51275530, 齿轮传动多尺度参数与轮齿裂纹扩展演变关联规律研究, 2013-01至2016-12, 80万元, 已结题, 参加
[6]企业,科技攻关项目,低温催化氧化油气回收系统设计,2018-05至2019-05,40万元,已结题,主持
代表性论著
[1]Xu H, Zhou Y, He Y*, et al.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the Five-Axis Flank Milling of Non-Ferrous Spiral Bevel Gears[J]. Materials, 2021, 14(17): 4848.SCI收录
[2]YuHui H*, Lu S, JinYuan T, et al. Analysis of flow stres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9310 steel during the hot compression[J]. Materials Research Express, 2021.SCI收录
[3]何玉辉*; 徐彦斌; 唐进元; 赵 波; 磨削弧区高阶函数热源分布模型研究,机械工程学报, 2019, 55(7): 199-206.EI收录
[4]HE Yu-hui*; ZHOU Qun; ZHOU Jian-jie; LANG Xian-jun; Comprehensive modeling approach of axial ultrasonic vibration grinding forc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6, 23(3) : 562−569.SCI收录
[5]郎献军; 何玉辉*; 唐进元; 陈海锋; 基于磨粒突出高度为瑞利分布的磨削力模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5(10): 3386-3391. EI收录
授权发明专利
何玉辉,郜金浩,唐进元,陈力威.一种齿轮纵扭超声滚压装置[P]. 2021-06-18,中国, CN201811481778.3
获得学术奖励
何玉辉(6/15), 大型多支承回转窑健康维护理论与技术, 国家教育部,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 二等奖, 2006
教育经历
[1] 1991.9-1995.6
吉林工业大学 | 机械制造工艺及装备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2] 1995.9-1998.3
吉林工业大学 | 机械制造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2001.9-2010.5
中南大学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博士学位 | 研究生(博士)毕业
工作经历
[1] 1998.4-至今
中南大学
|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
在岗
社会兼职
-
[1] 2015.1-至今
湖南省机械故障诊断与实效分析学会理事
其他联系方式
[3] 通讯/办公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