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主要从事高效清洁燃烧、工业炉节能与环保、生物质热转化等研究。
研发的基于高温低氧燃烧的熔铅炉技术具有显著的节能、低氮、锅体寿命长、无金属漏失的性能,在国内有色金属企业广泛推广,取代了传统技术,并已成为新建炼铅系统的标配。
在生物质气化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方面有了较系统的工作,已经形成一定的特色。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节能减排专委会委员。
已承担完成国家863计划、欧盟Asia-link计划、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企业委托等项目20余项。主编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高温低氧燃烧技术及应用》。
参编《有色冶金炉设计手册》、《筑炉工程师手册》,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EI、SCI收录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洁净醇基燃料及配套燃烧系统”获长沙市科技进步奖。
教育经历
[1] 1979.9-1984.7
清华大学 工学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2] 1984.9-1987.6
清华大学 工学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9.1-至今
中南大学
|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副院长
|
教授
|
在职
[2] 2010.7-2019.1
中南大学
|
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
|
主任
[3] 2003.12-2004.12
瑞典皇家工学院
|
访问学者
[4] 2002.4-2010.7
中南大学
|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副院长
|
教授
[5] 2000.4-2002.4
中南大学
|
应用物理与热能工程系
|
副系主任
|
教授(2000)
[6] 1991.12-2000.4
中南工业大学
|
应用物理与热能工程系
|
教研室副主任(1993)、主任(1995);副系主任(1997)
|
副教授(1995)
[7] 1987.7-1990.11
中南工业大学
|
冶金系
|
助教、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