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务:院科研办主任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男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曾获荣誉:

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南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中南大学优秀班导师、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ASCHT2021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三等奖指导教师、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南大学优秀研究生、中南大学优秀毕业生、中南大学优秀学生、中南大学奖学金

个人简介

刘柳,男,中共党员,中德联合培养博士,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办主任、副教授,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入选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计划。主要从事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多相流热物理、热工过程及装备的低碳化与数智化、电/热催化制氢及过程强化、新能源材料可控制备二氧化碳捕集等理论与应用研究。本硕博就读于中南大学,2013年免试攻读博士学位,2015-2017年在留学基金委“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的资助下赴德国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HZDR)联合培养,201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主持或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揭榜挂帅项目(1200)、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重点资助类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德国科学基金会(DFG)、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德国亥姆霍兹联盟科研项目等中德研究工作。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授权/申请专利20项,作为起草人撰写的国家行业标准并获得工信部评审发布,受邀在知名学术会议作大会报告、分会场特邀报告10余次,担任会议召集人、分会场主席10余次。所研发的节能调控技术在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得到工程应用,创造了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单条生产线年新增利润1500万元以上...),先后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中南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南大学优秀班导师、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指导本科生团队多次在全国/湖南省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奖,并入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研究生发表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并获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亚洲计算传热与流体流动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湖南省首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第二届国际多相流技术论坛最佳口头报告等。担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动力工程学会理事、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编委、《Energies》专刊编辑、《中南大学学报》中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有色金属冶炼部分》等期刊青年编委,传热、流体力学与热力学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委员、能源与环境科学国际学术会议组委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多相流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多相流测试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青年学术年会分会场主席、全国能源动力类专业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网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专家、长沙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库在库专家,是国内外40余个知名期刊特邀审稿人。

 

教育经历

2015-2017

德国Helmholtz-Zentrum Dresden-Rossendorf | 流体力学 | 联合培养博士(CSC) | 合作导师: Dirk Lucas研究员

2013-2018

中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工学博士导师: 闫红杰教授 

2010-2013

中南大学热能工程工学硕士导师: 周孑民教授、闫红杰教授


工作经历

2021.09-

中南大学 |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副教授 (Tenured)

2019.04-2021.09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


联系方式

电话:15111249166

邮箱:l.liu@csu.edu.cn

通讯/办公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校本部能源楼


(* ̄︶ ̄)  热诚欢迎本科生及研究生加入科研小组  (* ̄︶ ̄)

课题组每年招收博士生1~2名、硕士生3~4名,课题组经费充裕,组内成员关系融洽、互帮互助及协作意识强欢迎踏实勤奋、锐意进取、团队意识强的同学咨询报考(欢迎2026届推免同学联系),同时也非常欢迎本科生加入团队参加大学生节能减排、创新创业等科创竞赛或科研训练。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均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为优秀本科生继续深造提供咨询,与美国普渡大学、杜克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HZDR)、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等多个课题组保持紧密联系与合作,组内优秀成员在硕士或博士阶段均有机会赴国外进行联合培养或被推荐出国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