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占坤,男,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分别于2014,2017,2021年在中南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2019-2020年曾在加拿大Lakehead University进行联合培养,于2021年11月入职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刘占坤主要从事成矿系统理论和隐伏矿体三维可视化预测方法技术研究,致力通过大数据思维、 信息技术 、四维时空系统揭示矿床形成过程中内蕴的时空定量关联,将定性和定量、地质和数学、规律和成因等多角度研究融入矿床学和勘查学等学科研究中,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理论的定量化、智能化发展。
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科学家课题、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校企合作等项目9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校企合作课题20余项,研究区包括胶东半岛、内蒙古白云鄂博、额济纳旗、新疆阿希、厄瓜多尔Humedo、甘肃金川、敦煌、柳园、老挝赛宋奔、贵州泥堡、广西大厂、陕西西乡等地区/矿床。
目前(2025.10),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MD、NRR、C@G等SCI期刊发表论文近30篇(详见Researchgate、荟知学术主页), 担任山东黄金矿业、山东地矿集团、招金矿业、昆冈矿业等公司技术顾问,担任“沉积与特提斯地质”、“矿产勘查”、“黄金”、Minerals期刊青年编委或客座编辑,担任Geocarto International,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Ore Geology Reviews, American Mineralogist等期刊审稿人。
主要研究方向:
[1] 矿床成因、成矿系统与勘查模型 (包括不限于:成矿构造、矿物标型、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等)
[2] 成矿系统定量表征与四维重建 (包括不限于:矿床时空结构解剖、控矿作用定量表征、时空数据挖掘等)
[3] 三维智能找矿预测与潜力评价 (包括不限于:三维地学建模、机器学习、多元地学信息综合勘查、成矿过程数值模拟等)
欢迎对 资源勘查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 感兴趣同学报考研究生(招生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QQ:604558564
微信/手机:18633342687
Email: zkliu0322@csu.edu.cn
通讯地址:长沙市岳麓区中南大学潇湘校区地球科学楼414
Researchgate主页: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Zhankun-Liu
Google Scholar主页:https://scholar.google.com.hk/citations?user=Z_SwobwAAAAJ&hl
- 研究方向
- 社会兼职
暂无内容
- 社会兼职内容:《矿产勘查》青年编委
-
2022.1-----至今
社会兼职内容:《沉积与特提斯地质》首届青年编委委员
-
2021.7-----至今
社会兼职内容:《Minerals》客座编辑
-
2020.9-----至今
社会兼职内容:Geocarto International,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Minerals, Crystals, 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 J. Mar. Sci. Eng. 等期刊审稿人
- 教育经历
- 工作经历
-
2017.9-----2021.6
中南大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研究生 | 博士| 导师:毛先成教授
-
2019.10-----2020.11
Lakehead University | 博士生联合培养| 导师:Peter Hollings 教授
-
2014.9-----2017.6
中南大学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研究生 | 硕士| 推免;导师:毛先成教授
-
2010.9-----2014.6
中南大学 | 地质工程 | 本科 | 学士| 首届创新型高级工程人才试验班;导师:张术根教授, 宋瑞锋高工
-
2024.10-----至今
中南大学
-
2021.11-----2024.9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 中南大学
团队成员
刘占坤
个人信息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liuzhankun
- 电子邮箱:
- 所在单位: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 性别:男
- 学位:博士学位
- 在职信息:在职
- 主要任职:《沉积与特提斯地质》青年编委;《矿产勘查》青年编委;《黄金》青年编委;Minerals客座编辑
-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 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曾获荣誉:
- 2025-09-01胶东蚕庄金矿三维智能预测与找矿突破(R3),山东矿业协会地球科学技术奖
- 2023-12-01大型金属矿山深部资源三维智能预测理论与关键技术(4/1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技术奖,一等奖
- 2023-11-29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 2023-06-09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