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足,1958年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1年12月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冶金化学专业,1984年获中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中南工业大学有色金属冶金博士学位。
1991年12月晋升为副教授;
1995年10月晋升为教授;
2000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贵金属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贵金属》期刊编委。
杨天足教授致力于贵金属和重金属冶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面向本科生讲授《贵金属冶金学》和《配位化学的冶金应用》课程,面向研究生讲授《湿法冶金配位化学》课程,1993年起开始指导研究生,培养的研究生已毕业52人,其中硕士研究生39人,博士研究生13人。
杨天足教授对复杂有色金属资源的高效分离与利用、难处理金矿的预处理、铂族金属的分离与提纯、重金属的熔池熔炼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305”项目、 “973”课题、“863”课题、“水专项治理”课题、“湖南省重大专项”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主持30余项与企业合作的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中,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其中“选择性分离贵锑中贵贱金属的技术及产业化”针对我国特有金锑资源中金锑不能有效分离,提出在氯化物体系中控制溶液电位,选择性将贵锑中铜、镍、锑及部分铅溶解进入溶液的方法,一步实现贵锑中锑、铜、镍与贵金属(金和银)彻底分离;该研究成果已于2005年成功应用于世界上最大的金锑精矿冶炼厂,极大地缩短了分离贵锑富集贵金属的流程,选择性浸出一道工序取代了原工艺中的锑电解、阳极泥硝酸浸煮、坩埚炉熔炼三道工序,彻底消除了原有工艺的污染问题,研究成果获2012年度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含铋物料富氧双侧吹熔池熔炼新技术与产业化”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富氧双侧吹熔炼炉新工艺和装备,解决了含铋复杂物料连续处理的难题,在含铋物料富氧双侧吹熔池熔炼工艺、新型富氧双侧吹熔池熔炼炉设计、氧化渣的还原控制技术等方面作出重要创新;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上,获2014年度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6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余件,已授权60余件;著有《贵金属冶金及产品深加工》和《配合物冶金理论与技术》, 参编专著2本。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