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永诚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06-02-23

所在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职务:副院长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中铝科技大楼A-210

性别:男

联系方式:yclin@csu.edu.cn; linyongcheng@163.com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天津大学

学科:机械工程

个人简介

        蔺永诚,湖南浏阳人,博士,中南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省托举人才(中青年)、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协会高级会员,2015年至今连续9年入围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年至今连续4年入围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3次排前5%),2022年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成就榜。

        主要从事高品质钛合金、高温合金、高强钢、铝合金等金属零件的智能加工技术(锻造、旋压、挤压、轧制、焊接等工艺)及智能装备的研发,数字孪生制造理论与技术,特种机器人的设计/路径规划及控制关键技术开发。先后负责了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企业合作课题等40余项。出版专著2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sticity》、《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Advances in Manufacturing》、《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等30余种国际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他引 2 万余次(SCI他引 2 万余次),先后有60余篇论文进入全球ESI工程和材料领域前1%高引论文,热点文章18篇,论文的H因子:68。获/申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70余项。其理论成果在多家国内外制造企业得到广泛的工程应用,为企业创造了高额利润。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 浙江电力技术进步奖 一等奖等奖励,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被评为“优秀结题项目”等奖励或荣誉称号。培养青年教师5名,目前指导硕博研究生28名,已毕业的硕博研究生、博士后共计70余名;已毕业研究生获首届“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湖南省优青、省部级科研项目、中南大学/湖南省优秀硕/博士论文奖励60余人次。

教育经历

[1]   2003.2-2006.2

天津大学  |  化工过程机械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00.9-2003.2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油气储运工程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1996.9-2000.7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化工设备与机械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9.1-至今

中南大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副院长、院党委委员  |  教授

[2]   2014.11-2018.12

中南大学  |  机电工程学院 成形制造与装备研究所  |  支部书记/副所长  |  教授

[3]   2011.9-至今

中南大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教授

[4]   2006.9-2011.9

中南大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副教授

[5]   2006.2-2006.9

中南大学  |  机电工程学院  |  讲师

社会兼职

  • [1]   “湖南省航空发动机精密复杂结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航空结构件先进制造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载轨智能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研究中心的副主任;

  • [2]   湖南省“机械设备健康维护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汽车动力传动与车身电子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材料成型集成技术与智造装备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结构材料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委员;

  • [3]   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二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材料分会委员、中国塑性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2018~2020);

  • [4]   兼任湖南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特种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宁乡市产业链专家联盟装备制造产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威海市产业工程特聘专家;

  • [5]   兼任《Materials & Design》(英国, SCI/EI)、《Journal of Material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英国机械工程协会,SCI/EI)、《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瑞士,SCI/EI)、《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德国,SCI/EI)、《Materials》(瑞士,SCI/EI)、《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中国,SCI/EI)、《Metals and Materials International》(韩国,SCI/EI)、《Heliyon》等10余个国际期刊编委或学术编辑;《机械科学与技术》、《精密成形工程》、《塑性工程学报》等5个中文期刊的编委;

  • [6]   曾100余次担任先进零件/材料加工领域国际学术会议分会主席和组委会成员。曾兼任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博士后基金、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湖北省科学技术奖、湖北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评审专家,50余种国际学术期刊的长期审稿专家,印度、韩国等多个国家的博士学位论文的长期评审专家。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智能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团队介绍:团队致力于解决高品质金属零件的智能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为我国高端制造技术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团队成员:2名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50余名在读硕、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已毕业硕士、博士、博士后8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