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冰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中南大学米塔尔楼323室、229室、228室

性别:男

联系方式:邮箱:wangbingfeng@csu.edu.cn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主要任职:Professor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曾获荣誉:

2017-12-20  当选:  中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一等奖

2019-12-20  当选:  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二等奖

2020-12-20  当选: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9-12-20  当选: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湖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十佳讲课”青年教师 鑫恒、蔡田媗姝优秀教师奖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最新动态

奔跑,学习,我们在路上 ——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参会总结 刘若愚

发布时间:2021-08-03

点击次数:

奔跑,学习,我们在路上

——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参会总结

刘若愚

2021年7月15日,我带上经过老师几番指点反复修改的演示文稿,与课题组另外两名同学一起踏上前往西安的征途。

2021年7月16日,我们在陕西宾馆进行报到,陕西大会堂作为会议的主会堂,还是颇为大气。虽然分会场都是在其他报告厅,但是脑海里有声音告诉我,站在这种会议厅作报告,一定不能出纰漏。注册完毕后,我们在陕西宾馆里面逛了逛,看着绿树成荫,湖里肆意游动的小鱼,仿佛自己置身公园之中,心情还是很放松的。随后就赶紧回去准备查漏补缺,走时候陕西宾馆北门暂时被封了,绕路也没能打到车,顶着灼热的日光一路走回住处,仿佛要中暑了。

                                             

陕西大会堂

陕西宾馆一角

在经过中午的短暂休息后,我就重新检查我的演示文稿,整体看起来逻辑清晰,思路严谨,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一些小地方好像不太美观,比如图片和文字排版,对齐与否,都需做到统一,不说绝对完美,也不能让人看出一丝别扭。小细节检查并更正完毕就开始练习,一遍遍演讲,去掉口头语,磨合不连贯的部分,把要讲的内容牢记在心,做到看得到当前展示的内容时同时思考接下来要讲的内容,严格控制时间,思考一切会遇到的提问。不知不觉,夜已深,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参加会议开幕式并聆听报告。

2021年7月17日上午,大会开幕了,请了两位院士来做特邀报告,还是要好好听一下,虽然不是一个方向,但是有些思维是可以借鉴的。后面还有一位兵器研究院的专家,听了他的报告之后感触颇深,原来我们国家还是面临很大的威胁,国家需要在对应的科技方面大力投入,争取早日解除这种被别人卡脖子的桎梏。

大会开幕式

谢和平院士作报告

下午开分会场报告开始了,翻开会议手册选择了感兴趣的会议室。第一个邀请报告的题目非常有趣且引人注目,非晶合金年轻化,到底何为年轻化?原来是保持熵的混乱程度,虽然具体内容有一部分理论知识不太理解,但是大致还是明白这个理念。之后就是一些普普通通中规中矩的学术报告,如果说刚开始还是很紧张,但是看到其他汇报者的表现,内心反而平静下来,告诉自己明天自己的报告完全没问题。或许有问题的就是幻灯片的比例问题,会场是4:3,而我之前制作的则是16:9,对于改格式与否还是让人纠结,毕竟改的话只是排版稍微变化,但是会很花时间,如果不改好像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屏幕会出现上下空缺。最终还是决定改正,尽可能完美呈现自己的内容。

结束了下午的报告后,回到酒店后我就开始飞速修改,重新排版真是一项大工程,再加上老师最新提出的论文修改意见,不知不觉改到晚上十点钟,赶紧再练习几遍,不知道是不是临时改动,后面关于纳米孪晶形成机制部分反而不能流畅讲述了,这绝对不可以被允许,思路一定要顺畅,为此又是一遍遍讲,一遍遍改,凌晨一点时分,终于基本上满意了,保存两种不同的格式,以防会场不能正常放映。赶紧休息,毕竟还要早点到会场去测试幻灯片放映效果。

2021年7月18日早晨,我五点半就醒了,之前是定了早晨六点的闹钟,但是可能第一次参与这种全国性的汇报,内心还是会紧张,一整夜睡得并不踏实。既然起来了,趁着时间来得及,再试讲一次,这会儿头脑比较清楚,把想要展示的东西表达了出来,基本能令自己满意,再把关键点记录下来,加深记忆。之后,用我那拙劣的化妆技术,尽可能把自己修饰的精神一些,再穿上正装,戴上参会证,还是颇有报告人的气场。赶到会场后,还没什么人到,抓住机会测试一下幻灯片放映效果,整体还不错,只是这个投影出来的颜色对比效果略微轻了一些,最后一页老师的邮箱地址颜色在这个会场灯光中映衬下太暗了,显示出来的不够清晰,只能现场一遍遍换颜色找到最佳效果。改完了再放映一次,会场条件就这样了,达不到最佳效果,只能凑合一下吧。同课题组的师弟李文树也检查过了,大家都没问题。但是这个报告顺序在我问了许多人之后由于到会人员不定等因素还是不能调整,很担心参会人员连着听两个方向相似的内容会不会疲劳,但是也没办法,只能靠演讲技巧让大家对我们的内容感兴趣了。

上午八点,分会场的报告准时开始,最开始我还能勉勉强强听一些,了解其他研究人员在高应变率下材料行为研究的相关进展,但是随着报告不断进行,我开始一遍遍翻看我整理的关键点。当我看到老师坐在下面时,心开始狂跳,告诫自己等会儿一定不能出错,不能丢了老师和课题组的面子!到了同组的李文树同学开讲,正装打扮先在气场上就比其他参会人员更为出众。整个过程还是较为流畅,获得了分会场主席的表扬,但是在面对别人的提问对于霍普金森压杆给出的曲线上面波动原因的回答略显局促。

李文树同学做报告

终于到我上场了,深吸一口气,拿好激光笔,站在屏幕侧面开始报告。我的报告题目是《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sm of Nanotwins in the Shear Band in a FeCoNiCrMo0.2 High-entropy Alloy》。最前面关于学校介绍,在幻灯片上面我和李文树的几乎一样,但是感觉参会人员应该不想听到重复的话吧,突然脑海中毛主席的诗词闪过,借用《沁园春•长沙》中的词句结合不同季节简介长沙,活跃会场气氛,再展示课题组同学的积极风貌,就开始进入正题。在讲的过程中,牢记控制讲述节奏,带入眼神交流,尽量少看屏幕,只有在需要激光笔指明位置时再转身。到了讲述纳米孪晶机制形成的部分,大脑飞速运转,想着之前整理的关键点,还是顺利讲完了。但是在讲述过程中,激光笔短暂出现问题导致讲述有中断,这点很不好,在以后的报告中应该自己准备好。

我的报告

在面对交流提问环节时,一位老师问到为什么要研究剪切带以及研究剪切带中纳米孪晶有何意义,这个问题以前老师也提到过,该如何回答也知道,但是那一刻,我的语言组织能力仿佛一瞬间丧失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完整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虽然经过多次对话整体意思大致表达出来,但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效果不够让人满意,自认为这点是一个扣分点,由此可见,还是平常准备工作做的不够好,对自己的研究认识不够深刻。另外,参会老师还在不停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并提出通过“pillar”的方式研究剪切带力学强度,这种方式非常有意义,以后确实可以考虑应用该研究方式。后面分会场主席对我的报告进行总结,指出演讲风格值得学习,也感谢他指出我处理力学曲线不够流畅的问题。结束报告时,看到汪老师在点头微笑,这也证明整体效果还能令人满意。鞠躬致谢后回到座位上,先喝几口水缓解一下,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刚刚完全没有使用话筒,虽然说底下能听到声音,但是还是太过于紧张了,都不知道自己在台上该做什么,心态还是不行,需要再锻炼。后面在茶歇时候组内同学一起出去,和老师一起拍照留念,直到这时心里面才完全放松下来。

回答参会人员提问

                                       

分会场主席点评

与老师和同学合影留念

总的来说,这次外出交流还是收获颇丰。首先在汇报方式上,汪老师给与我们正确指导,让我们掌握到规范的汇报格式。无论在服装,在演示文稿还有汇报风格都让我们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其次,我们对于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动态力学响应有了更多了解,对研究课题的背景及相应的服役环境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最后,自己的不足也被放大出来,主要还是体现在心理素质上,由于锻炼不够在场上过于紧张,表达能力有待提高。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平,在以后的交流中更好展示自己,展现中南学子和汪冰峰教授课题组的风采。

 


附件:

  • 奔跑,学习,我们在路上-刘若愚20210802.docx

  • 上一条: 第十三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参会总结 李文树

    下一条: 2019学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