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17-07-11

所在单位:冶金与环境学院

职务: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中南大学新校区金贵楼506北

性别:男

联系方式:E-mail: dvchen@csu.edu.cn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

曾获荣誉: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研究领域

当前位置: 中文主页 >> 研究领域

  • [1] 赤泥资源化-土壤化联合处置:基于赤泥中各有价元素的理化特性,研发选择性分离赤泥中铁钪(JOM, 2019, 71(12): 4608-4615; J. Rare Earth., 2020, 38(12): 1322-1329; ZL201810208371.7)及钪钛(J. Rare Earth., 2021, 39(9): 1126-1132; ZL201811422727.3)技术,实现赤泥中钪、钛、铝、镧、铈等有价金属的资源化;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用于赤泥原位脱碱,通过理化改性,实现赤泥成土(Hydrometallurgy, 2020, 192: 105263; J. Clean. Prod., 2021, 305: 127174);利用UV-Vis及荧光分子光谱技术,对赤泥成土模拟过程中有机质组分的演变特征进行特异性识别(J. Environ. Sci., 2022, 111: 220-228; Environ. Pollut., 2022, 292: 118326)。

赤泥.png

  •                                                                                                                                                 

  • [2] 溶解性有机质-环境污染物相互作用:利用紫外-可见、红外及荧光等分子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分析,对环境中的溶解性有机质与环境污染物(如纳米粒子、重金属离子等)的相互作用进行分子水平的解析。研究发现有机质存在多个作用位点,可通过羧基、酚羟基等相关基团分别与TiO2纳米粒子(Environ. Sci. Technol. 2014, 48, 11119-11126)、铜离子(Environ. Sci. Technol. 2015, 49, 2052-2058, ESI 1%论文)、铅离子(J. Hazard. Mater. 2020, 393, 122425)、离子液体(Environ. Sci. Technol. 2017, 51, 4812-4820)等环境污染物发生特异性结合,结合过程中引起的一些微弱的结构变化可通过环境光谱计量分析进行识别,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溶解性有机质的环境行为及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归趋。受邀在Environ. Sci. Technol.及Water Res.撰写分子光谱表征溶解性有机质的综述文章(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53, 4683-4694; Water Res. 2021, 190, 116759)。

  •  xhzy.png


  • [3]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多组分资源化回收:基于热力学理论计算及实验室规模探索,提出“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负极粉料酸浸-配合沉淀/萃取除杂-高温高酸均相制备电池级磷酸铁/碳酸锂”的工艺,实现铁、磷、锂多组分资源化回收(Waste Manage. 2022, 144, 303-312; ZL201910201521.6; ZL202010758600.X; ZL202010760821.0; ZL202010760822.5),并在广东韶关完成项目中试,技术目前在广西推广。

  •  1-s2.0-S0956053X22001751-ga1_lrg.jpg   

  • [4] 废水处理光谱监测:通过搭建高级氧化反应装置-紫外可见、荧光、红外光谱分析平台,对芬顿、电化学等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废水(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过程中DOM的结构变化进行示踪,解析其降解机理。研究发现芬顿氧化过程中各组分的降解顺序为类富里酸组分/不饱和共价键>芳香性结构>类腐殖质组分(Environ. Pollut. 2020, 256, 113467; Chemosphere 2020, 255, 127055; J. Water Process Eng. 2021, 43, 102220; Water Res. 2021, 203, 117525; Sci. Total Environ. 2022, 838, 156462),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的合理组合及优化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