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连波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教师拼音名称:denglianbo

出生日期:1977-05-24

入职时间:2007-07-01

所在单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男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其他联系方式Other Contact Information

通讯/办公地址 :

邮箱 :

个人简介Personal Profile

邓连波男,19775月生于辽宁铁岭市昌图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轨道交通营运研究所所长。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理事,世界交通大会铁路客运组织技术委员会主席(2017-2022),《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编委。铁道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西南交通大学学报、同济大学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Transportation Research、Transport Policy等国内外交通及其相关权威期刊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项目通讯评审专家。2000年中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交通运输本科毕业,2000年到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工作, 2007年在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8年晋升为副教授,2011.10-2012.10英国纽卡斯尔大学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营运管理与信息系统,高速铁路运输组织,公共交通组织优化理论。在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理论和方法、客流换乘选择行为研究、轨道交通客流分配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统的研究成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霍英东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研重大课题等10余项科研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教育部、铁道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长沙市、铁道第四勘测设计院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收录70余篇,申请和受理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8项。


社会兼职: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编委。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高等教育管理分会理事。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铁路客运组织技术委员会主席。

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理事。





学工作:

1、铁路行车组织(本科,2013-)

运输组织学(硕士研究生,2013-2015)

2、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系列课程(本科,2008-)

高速铁路概论(2008-2011),现代铁路技术与装备(2012-2014),高速铁路运营管理(2015-)

3、轨道交通营运理论与方法(硕士、博士,2015-)

现代优化理论与方法(博士,2015),交通运输系统优化与模拟(硕/博士,2016-)

4、软件技术系列课程(本科,2008-2010)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2008-2010)、数据库技术(2010)、C语言程序设计

5、轨道交通营运组织技术进展、学术前沿讲座(本科、硕士、博士,2012-)


科学研究方向:


高速铁路运输组织优化理论与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营运管理理论和应用

公共交通组织优化理论

交通运输营运管理与信息系统



科研项目

[18]  基于协同指挥的高铁智能调度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834209). 2019.1-2022.12.

[17] 《枢纽能力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017K015-1),2017.12-2018.12.

[16]  《网络化运行图模拟验算系统开发专题研究》,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HT170235),2017.01-2019.12.主持

[15] 《基于列车运行计划的城轨票价与运营补贴策略优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471179),2015.01- 2018.12,主持

[14]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铁路能力综合运用及运输组织技术研究-我国铁路南北主要通道高速铁路与既有线间客货运输能力综合运用研究》,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2013X004-A-1),2013.06- 2015.06,参加单位负责人

[13]    《高速铁路与既有线铁路能力综合运用及运输组织技术研究-我国铁路南北主要通道车流径路优化与运输组织研究》,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课题(2013X004-A-2),2013.06- 2015.06,参加单位负责人

[1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图的协调优化理论和方法研究》.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应用研究课题( 132017). 2012-2014,主持(2万美元).

[11]    《基于弹性需求的客运网络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0-2012,主持。

[10]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与定价策略综合优化》,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0-2012年,主持

[9]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及其定价策略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2012,主持

[8]    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和方法研究,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7.01-2008.06,主持。

[7]    成网条件下城轨交通运输组织关键技术与系统研制.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G01B01), 2011.9-2013.12. (排名2)

[6]    《轨道交通旅客列车组织方案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1116),2008-2010,(排名2)。

[5]《铁路旅客乘车行为分析与客流分配研究》,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060533036),2007-2009年,(排名2).

[4]《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与评价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471047),2005-2007,参加(排名6)。

[3]《武广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铁道第四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年,参加(8万元,排名3)。

[2]《客运专线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与软件开发》,铁道第四勘测设计研究院,2004-2006年,参加(排名2)。

[1]《改善长沙市道路交通现状的对策研究》,长沙市科委项目,2006年,参加



学术论文

 

[1]   基于多速度调控的城轨列车区间运行策略优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21 Vol. 21 (2): 111-118.

[2]   Fitting Method of Optimal Energy-Running Time Curve Based on Train Operation Data of an Urban Rail Sec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vol. 2021, Article ID 6663022, 14 pages, 2021. https://doi.org/10.1155/2021/6663022.

[3]   Profit Maximization Model with Fare Structures and Subsidy Constraints for Urban Rail Transit,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vol. 2021, Article ID 6659384, 14 pages, 2021. https://doi.org/10.1155/2021/6659384.

[4]   基于子系统划分的枢纽能力利用率评价方法. 铁路计算机应用,2021,30(1):10-14 .

[5]   Zone Fare System Design in a Rail Transit Line.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vol. 2020, Article ID 2470579, 10 pages, 2020. https://doi.org/10.1155/2020/2470579.

[6]   Optimization Method of Operational Subsidy Minimization in Urban Rail Transit.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2020,vol.149,106739. DOI: https://doi.org/10.1016/j.cie.2020.106739 .

[7]   A two-dimensional clustering method for high-speed railway trains in China based on train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al performance. IEEE Access, 2020, vol.8: 81918-81931. DOI:10.1109/ACCESS.2020.2991638.

[8]   Optimizing a High-speed Railway Operation Plan based on the Train Capacity and Service Frequency.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A: Systems, 2020,146(10) 04020109.

[9]   Optimal design of feeder-bus network with split delivery.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A: Systems, 2020,146(3)04019078:1-15.

[10] Simultaneous line planning and timetabling based on a combinational travel network for both trains and passengers: a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approach[J]. Transportmetrica A Transport Science, 2020, 16(4):1-39.

[11] 基于需求可拆分的城轨关联公交接驳线网优化. 深圳大学学报,2020,37(2):121-129.

[12]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制和运营补贴理论分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9,36(S6):25-31.

[13] 基于票额分配的高速铁路动态定价分治优化方法.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9,16(10): 2407-2413.

[14] Passenger Flow Pushing Assignment Method for an Urban Rail Network Based on Hierarchical Path and Line Decomposition. Sustainability. 2019; 11(22):6441.

[15] 城市公交线网的一票制差异化票价策略优化.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9,19(05):128-134.

[16] 基于动态优化的城轨网络列车运行计划换乘衔接研究. 铁路计算机应用,2019,28(07):66-70.

[17] Integrated Optimization Method of Operational Subsidy with Far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ineering, 127 (2019) 1153–1163.

[18] 基于多节拍组合的城际铁路列车运行图优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9,54(04):831-839.

[19] 长途跨线客流输送方案优化设计. 铁道学报(1001-8360),2018,40(7): 17-24.

[20]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外部效益及补贴分析. 铁路采购与物流,2018,(5):23-25.

[2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补贴额度优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15(01):226-232.

[22] 基于定序优化的高速铁路网络列车运行图优化[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15(03):551-558.

[23] Multi-periodic train timetabling using a period-type-based Lagrangian relaxation decomposi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2017, 105: 144~173.

[24] 基于票价率偏差最小化的地铁分区票价优化方法[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11):2473-2479.

[25] Coordinated ramp metering with equity consideration using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SCE's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A: Systems. 03/2017; 143(7):04017028.

[26]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票价策略优化.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6, 36(6): 1568-1575.

[27] 京沪、京广高铁客流与列车频率关联性分析,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6, 8:23-29.

[28] Congestion avoidance routing based on large-scale social signal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2016,17(6):2613-2626.

[29] Crew Scheduling Considering both Crew Duty Time Difference and Cost on Urban Rail System[J]. PROMET - Traffic&Transportation,2016, 28(5):449-460.

[30] Fare optimality analysis of urban rail transit under various objective functions.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 2014, Article ID 910736, 8 pages, 2014. doi:10.1155/2014/ 910736.

[31] Optimal Coordinated Strategy Analysis for the Procurement Logistics of a Steel Group. Mathematical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vol. 2014 (2014), Article ID 436512, 7 pages, 2014. doi:10.1155/2014/436512.

[32] Coordination optimization of the first and last trains’ departure time on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Volume 2013 (2013), Article ID 848292.

[33] Optimal design of the feeder-bus network based on the transfer system [J].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Volume 2013 (2013), Article ID 483682.

[34] The effect of train formation length and service frequenc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in schedules. Proceedings of the IMechE, Part F: Journal of rail and rapid transit, 2014, 228(4): 378-388.

[35] 城际直达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3,10(6):41-46.

[36] 基于卓越计划的铁路行车组织课程教学.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20):148,150.

[37] 基于换乘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关联公交接驳线网优化.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672-7029),2012, 9(6):77-83.

[38] 基于弹性需求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研究[J]. 铁道学报(1001-8360),2012,34(12): 16-25.

[39] Optimization of train timetable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 multi-routes mode.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95-087X), 2011, 19(4): 233-239

[40] 交通网络建设序列的动态规划方法. 运筹与管理(1007-3221),2010,19(5):45-51.

[4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方法.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学报(1673-7180), 2010, 5(10): 767-772.

[42]   旅客列车停站设置方案优化, 中国铁道科学(1001-4632), 2009, 30(4):102-107.

[43] 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研究[D]. 中南大学博士论文, 2007, 湖南长沙.

[44]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双层规划模型和算法[J].中国铁道科学(1001-4632),2007, 28(3): 110-116.

[45] 物流企业的单品生产成本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7,37(16): 12-17.

[46] 一类人员招聘问题的算法研究[J]. 运筹与管理(1007-3221), 2007,16(4): 149-152.

[47] 铁路旅客乘车行为的层次分析[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672-7029), 2007, 4(3): 79-82.

[48] 铁路旅客乘车选择行为及其效用. 中国铁道科学(1001-4632), 2007, 28(6): 117-121.

[49]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 [J]. 中国铁道科学(1001-4632), 2006, 27(3): 106-110.

[50] 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系统设计[J]. 系统工程,2006, 24(11): 24-30.

[51] 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的多代竞争遗传算法[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672-7029), 2005, 2(5):75-79.

[52] 单线列车运行调整的最早冲突优化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5, 26(1): 106-113.

[53] 单线列车运行图铺画的时间循环迭代优化方法[J]. 铁道学报, 2005, 27(1): 1-5.

[54] 客运专线相关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研究[J].铁道学报(1001-8360). 2004, 26(2): 16-20.

[55] 铁路旅客换乘网络优化设计[J].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1672-7029). 2004, 1(1):78-82.









  • 教育经历Education Background
  • 工作经历Work Experience
    暂无内容
    暂无内容
  • 研究方向Research Focus
  • 社会兼职Social Affiliations

团队成员Research Group

团队名称:轨道交通营运研究所

团队介绍:中南大学在轨道交通营运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肇始于1953年长沙铁道学院成立之时的铁道运输系和铁道运输专业。轨道交通营运研究所是在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系所调整改革中,于2010年11月组建而成。
研究所依托交通运输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立足于轨道交通营运管理研究,以高速铁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运营组织、运输组织优化和信息系统为主要研究特色。轨道交通营运研究所骨干研究人员包括教授6名,副教授12名,讲师4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100名。
研究所的总体发展目标是为我国轨道交通营运管理和决策服务,强化轨道交通营运组织优化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开拓国际化的研究视野,建立一流的轨道交通营运理论研究平台和研究团队。
研究所在轨道交通运营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前列,在旅客运输组织与营销理论、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理论、轨道交通流量平衡理论等方面硕果累累。尤其是在网络化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组织优化理论与应用、面向市场需求的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和市场营销理论、快捷铁路货物运输组织优化理论与应用、铁路车站作业优化与仿真、铁路售票信息化系统、客票价格和营销策略、列车编组计划及车流组织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在国内外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年来,立足于轨道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国民经济重大需求实际,特别是依托高速铁路、城际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组织需要,对开行方案优化、出行选择行为、换乘网络设计、客流分配理论、运行图编制、客票策略和营销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轨道交通规划、组织优化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研究成果在铁路运输组织、客运专线规划与运营、城际轨道交通运营组织中得到良好应用。
研究所继续将面向轨道交通主战场,致力于推进运营组织优化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步伐,加强营运组织管理决策系统的开发,继续为轨道交通运营科学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