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刘超,湖南涟源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8年12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毕业,2019年3月进入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现为《Tungsten》期刊青年编委。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3项,校企合作项目一项,获中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经费、中南大学创新驱动计划项目专项支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三项,研究生自由探索创新项目两项,指导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一人次,湖南省优秀毕业生一人次,目前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Chemical Science (2篇)、Chemical Communication(8篇)、Chem. Eur.-J. (3篇)、Inorganic chemistry(13篇)等国际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34篇(自然指数文章24篇)。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团簇化合物的配位化学,在配位键构筑的晶态纳米团簇的合成方法学探索、结构调变机制、构效关系阐明,及纳米团簇作为能源材料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的科研成果。现主要研究兴趣集中于钛、锆基金属氧簇、币金属纳米团簇、杯芳烃纳米团簇的设计与组装,晶态团簇基功能材料合成及团簇催化应用探讨。研究方向包括:
1)杯芳烃基金属纳米团簇的合成、结构和组装机理研究
2)纳米团簇催化剂在CO2温室气体电催化还原、仿生光还原应用
欢迎对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感兴趣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加入研究团队。
联系方式:chaoliu@csu.edu.cn
代表性论著
[1] Structure and Bonding in [Sb@In8Sb12]3− and [Sb@In8Sb12]5−", Angew. Chem. Int. Ed. 2019, 25, 8330-8334(封面论文,第一作者).
[2]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of a Family of Rhodium Polystannide Clusters [Rh@Sn10]3–, [Rh@Sn12]3–, [Rh2@Sn17]6– and the First Triply-Fused Stannide, [Rh3@Sn24]5–", Chemical Science. 2019, 10, 4394-4401(封面论文,第一作者).
[3] Stepwise assembly of thiacalix[4]arene-protected Ag/Ti bimetallic nanoclusters: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catalytic Ag sites in CO2 electroreduction,,Chemical Science, 2023, doi.org/10.1039/D3SC02793G (通讯作者).
[4] Unveiling the Remarkable Stability and Catalytic Activity of a 6-Electron Superatomic Ag30 Nanocluster for CO2 Electroreduction, Inorganic Chemistry, 2023, 62, 14377–14384 (通讯作者).
[5] Al12Co4: A Pioneering Heterometallic Aluminum-Oxo Cluster with Exposed Co(II) Site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 Chemical Communication. 2023, 59, 11097-11100 (通讯作者).
教育经历
[1] 2013.8-2019.1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无机化学 | 理学博士 | 博士研究生
[2] 2009.9-2013.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应用化学 | 工学学士 | 大学本科
工作经历
[1] 2019.3-至今
中南大学
|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