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夫

入职时间:2023-10-27

所在单位:极端流动力能前沿科学中心

职务:讲师

学历:研究生(博士后)

办公地点:高速列车研究中心专项楼207

性别:男

联系方式:(+86)18573174034(vx同号)/(+86)19918970565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学科:交通运输工程

   

个人简介

刘杰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后面上基金、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

发表SCI论文20余篇,平均影响因子4.0以上,含ESI高被引论文3篇,累积被引652次(单篇最高引用110次),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授权/受理发明专利11项。获得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Applied Sciences(JCR Q2)客座编辑以及多个SCI期刊审稿专家(Composites Part B: Engineering、Composite Structure、Thin-walled structures、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ctrures等)。


欢迎交通运输工程、载运装备与运用工程、机械、力学等专业学生报考,鼓励跨专业报考特。别是对固体力学、人工智能、轻质多孔结构、3D打印感兴趣的同学,且承诺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不安排同学做任何与学术无关的杂事,保证科研相关经费及学术交流活动费用,科研氛围绝对自由平等,对于有意深造的同学,可推荐国内外一流大学优秀团队。


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2402438,轨道车辆拱形负泊松比夹芯结构冲击吸能机理及特性调控研究,2025/01-2027/12,30万元,在研,主持

2.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24JJ6515,复杂碰撞界面下各向异性蜂窝的吸能机理及耐撞性评估,2024/01-2026/12,5万元,在研,主持

3.长沙市自然科学基金,kq2402220,非均布荷载下蜂窝结构吸能表征方法及其在防撞装置中的应用,2024/01-2025/12,5万元,在研,主持

4.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服务),2022A02480004,铁路重大桥梁UHPC-蜂窝复合装配式防撞装置开发及应用,2024/01-2024/12,88.8万元,在研,主持

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4300101-04,交通载运装备关键部件服役能力劣化仿真与预测评估方法,2022/12-2027/11,25万元,在研,主持

6. 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2022M713515,考虑界面效应的蜂窝桥梁防撞结构吸能特性研究,2022/01-2023/07,8万元,结题,主持

7. 湖南明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专利许可),1-430101000123,铁路桥梁UHPC-蜂窝新型装配式吸能结构关键技术,2023/06 -2032/06,286万元,在研,参与(排名第二,技术负责人)



教育经历

[1]   2017.10-2019.10

科廷大学(澳大利亚)  |  土木工程  |  联合培养  |  联合培养
郝洪院士团队

[2]   2014.9-2021.5

中南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导师:田红旗院士

[3]   2010.9-2014.6

中南大学  |  交通设备信息工程  |  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23.10-至今

中南大学  |  极端流动力能前沿科学中心  |  讲师  |  在职

[2]   2021.7-2023.7

中南大学  |  博士后

其他联系方式

  • [3]  通讯/办公地址:

  • [5]  移动电话:

  • [6]  邮箱:

  •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团队

    团队介绍:1994年成立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团队。开拓我国轨道交通空气动力学、列车撞击动力学方向。首创500km/h级高速列车气动动模实验系统、国际唯一轨道实车撞击/测力试验系统。研建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完成我国第一列高速列车气动外形设计、第一列耐冲击列车吸能设计等,多项技术填补空白,为中国高铁发展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