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16-04-22学科:临床医学
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
一.什么是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是指血块或进入血管内的异物成为栓子,随着血流停顿在口径相似较小的周围动脉或内脏动脉的动脉内,造成血流障碍。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肿瘤、空气、脂肪等异物也可能成为栓子。以血栓最为常见。血栓的90%来源于心脏,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和心肌梗塞等。 血栓所造成的栓塞,常发生在心血管病人。栓塞的来源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 心源性许多报道说明周围动脉栓塞最常病因是心源性。栓塞来自心脏病者占94%,其中77%伴有心房颤动。动脉硬化性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包括心肌梗塞、房颤、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室壁动脉瘤约占60%,风湿性心脏病占20%。风湿性心脏病和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二者都有左心内的血栓形成。在风湿性心脏病中,尤其是二尖瓣狭窄时,心房内血流滞缓加上内膜的风温病变,血液中纤维易附着心房壁形成血栓。冠状动脉心脏病,特别当心肌梗塞,左心室扩大,收缩乏力,血液不能排空时,更易发生血栓形成。
二 血管源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时动脉硬化粥样物质形成的栓塞,近来报道有所增加。大的栓塞可来源于大的动脉粥样物质、血栓和胆因醇结晶的混合物,脱落到动脉循环。小的栓塞由于胆因醇结晶的释放或由于溃疡性动脉硬化斑点脱落引起。
三 医源性近年来,由于广泛开展心脏人工瓣膜转换和人造血管移植,安置心脏起搏器、动脉造影、血液透析的动静脉瘘、动脉内留置导管,大动脉反搏气囊导管应用,都可能引起动脉栓塞
急性动脉栓塞可以导致肢体远端缺血坏死,如果不能及时的解除栓塞,严重者将导致截肢,甚至因为肢体坏死后毒素的吸收引起患者全身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死亡。
二、临床表现
急性动脉栓塞而又无侧支循环代偿者,病情进展快。表现为疼痛、苍白、厥冷、麻木、运动障碍和动脉搏动减弱和消失是急性动脉栓塞典型的症状。症状的轻重取决于栓塞的位置、程度、继发性血栓形成多少,以前是否有动脉硬化性疾病引起动脉狭窄,以及侧支循环情况。
疼痛,疼痛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以扣渐向远处伸延。约20%病人最先出现症状是麻木,而疼痛并不明显。
皮色和皮温改变,肢体的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呈腊样苍白。若血管内尚积聚少量血液,在苍白皮肤间可出现散在小岛状紫斑。缺血进一步发展,肌肉可僵直,患肢皮温下降,皮肤呈现花斑样改变甚至发紫发乌。以肢体的远段部分最明显。皮温改变实际上真正栓塞平面要低一个关节。腹主动脉末端栓塞者,皮温改变约在双侧大腿和臀部,髂总动脉约大腿下部,股总动脉约在大腿中部,腘动脉约在小腿下部。
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一般首先触诊患者的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如摸不到搏动,再触诊腘动脉,最后是股动脉。用以初步确认栓塞的位置。
麻木、运动障碍:患肢远端呈长袜型感染丧失区,这是由于周围神经缺血引起功能障碍。近端有感觉减退区,再近端可有感觉过敏区,患肢还可有针刺样感觉,肌力减弱,甚至麻痹,出现不程度的手足下垂。
三、诊断
(一)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史。
(二)有5“P”征
1.疼痛(Pan):由于组织的缺血缺氧引起的剧烈疼痛。
2.苍白(Pallor):并有皮肤厥冷。
3.麻木(Paresthesia):患肢远端呈长袜型感觉更丧失区。
4.运动障碍(Paraalysis):肌力减弱,甚至麻痹。
5.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Pulselessness)。
(三)血管彩超检查:栓塞部位远端动脉无搏动及血流。
(四)动脉CT(CTA)以明确栓塞部位、范围及程度。
四、治疗
1. 手术治疗::急性的动脉栓塞,手术是第一选择。一旦明确病因后,急诊行动脉切开取栓手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有效的解除栓塞,恢复血供,最大程度的保持肢体。一般在栓塞发生24小时内行急诊取栓效果
2. 非手术治疗:如果当地无手术条件,或者对于栓塞原因诊断欠明确。可以先行抗凝溶栓治疗。一般使用尿激酶 20WU静脉滴注,一天两次 + 低分子肝素钙 4100U皮下注射,一天两次。溶栓治疗一般对发生于3天以内的新鲜血栓效果好,而超过7天者效果差;采用区域性动脉导管滴注比全身用药效果好。
欧阳洋,男,1981年2月出生,中南大学外科学博士,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后
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务部主任,血管外科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血管联盟青年委员等学术兼职
从事医学教育管理、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