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彭康,1986年1月生,毕业于中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全国高等学校矿业石油安全工程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长期致力于金属矿山绿色开采技术及岩石力学等科学问题的研究。主持2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一等面上)、23项校企合作项目。在 RMRE(IF=6.730)、CONSTR BUILD MATER(IF=6.141)、INT J FATIGUE(IF=5.186)等期刊发表 SCI/EI 论文76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的 SCI检索论文 48 篇,JCR 一区论文 29篇,10 篇 SCI 论文入选 ESI高被引论文(其中 7 篇为第一作者),其中 2 篇代表作入选当年前 1‰的 ESI 热点论文。发表论文 SCI 他引 598 次,单篇他引最高 60 次。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尾矿综合利用与绿色矿山建设》,2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发明专利 16 项、实用新型专利 15 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贵州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同时获得2项排名第1的行业协会一等奖,5项排名第2的行业协会一等奖,1项排名第3的行业协会奖。受聘为绿色矿山产业联盟青年技术委员会委员,《IJMST》、《中南大学自然科学版》和《黄金》青年编委。担任RMRE、INTJFATIGUE、CONSTRBUILDMATER、ENGFRACTMECH等十余期刊审稿专家。
教育经历
[1] 2008.9-2011.7
中南大学 硕士 | 硕士研究生毕业
[2] 2011.9-2014.6
中南大学 博士 | 博士研究生毕业
[3] 2004.9-2008.7
中南大学 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4.6-2020.10
重庆大学
|
资源与安全学院
|
副教授/博导
其他联系方式
[1] 邮编:
[3] 通讯/办公地址:
[5] 移动电话:
[6]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