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宝林

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人文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男

联系方式:baolinwu@csu.edu.cn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个人简介


吴宝林,80后,安徽和县人,成长于陕西和江苏,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测绘工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后求学沪、京两地,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中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文系副系主任。主要研究兴趣为鲁迅研究、胡风研究、新诗研究及中国近现代文献与思想史研究等。在《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若干论文,有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及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论文入围第九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201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优秀论文奖。

 

研究兴趣: 

鲁迅研究、胡风研究、新诗研究及中国近现代文献与思想史研究。



学术发表:

  1. 《文献源于问题——胡风佚文、佚简及佚译辑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年第5期。

  2. 《历史感的缺失与“伪佚文”的辑佚——以刘涛<现代作家佚文考信录>为例》,《文艺研究》2019年第9期。

  3. 《关于钱稻孙的稀见影像及其他》,“澎湃·私家历史”,2019-6-16。

  4. 《作为“雄辩员”、“总编辑”和“委员长”的胡风——以新见<东南大学附中周刊>为中心》,《文学评论》2019年第3期。

  5. 《“理想主义者时代”的新剪影——青年胡风若干史实考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1期。

  6. 《论刘慈欣“大艺术”系列科幻小说》,《山西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收入《中国科幻文学40年论文集》,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

  7. 《<胡风日记·武汉一年>史实考订——兼谈胡风未刊战时日记的史料价值》,《新文学史料》2018年第4期。

  8. 《重返中国革命话语?——论近年对<阿Q正传>的几种新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1期。

  9. 《<胡风全集>误收的八篇文章及其他》,《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年第3期。

  10. 《如何超越“辉格史”: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百年评价》,“澎湃”,2017-6-19。

  11. 《胡风佚文佚译考释:关于日本诗人生田春月》,《新文学史料》2017年第3期。

  12. 《新人物与旧传统》,《青岛文学》2017年第3期。

  13. 《与历史“接上了头”——阅读陈映真》,《文艺报》2017年1月25日。收入《现代作家研究》(2017年卷),作家出版社2019年。

  14. 《“再政治化”的文学实践——读陈映真小说<铃铛花>》,《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

  15. 《新发现胡风佚文佚诗考论》,《现代中文学刊》2016年第6期。

  16. 《日本战后的病灶与反思:“连康德都没读过能懂和平主义吗”》,《新京报》2016年2月20日。

  17.  《“大师叙事”瓦解后,如何讲艺术史》,《南方都市报》2014年6月8日。

  18. 《断裂的症结:民初国会变形记》,《北京青年报》2013年5月17日。

  19. 《儿童如何不政治?——读<儿童的发现>》,《南方都市报》2011年8月。

  20. 《如何在精神上不落单?》,《台湾社会研究季刊》(台北),2011年9月。



会议发表:

  1. “常规研究与创造力的获得”,世变与新义系列学术沙龙第一期暨真源读书会第15期,2023年4月15日,中南大学。

  2. “革命与文学的复义:往复1930年代”,世变与新义青年学者人文科学研究系列工作坊第一期。2022年11月19-20日,湖南汨罗市。

  3. 《“意识的艺术”与胡风诗学的生成转换》,“20世纪中国革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会议,2021年9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4. 《<闻一多年谱长编>拾遗与补正》,“闻一多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8月2-3日,日本二松学舍大学。

  5. 《胡风论鲁迅》,“鲁迅论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研讨会,2021年10月,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6. 《永田广志“列宁阶段论”与胡风左翼诗学的历史生成》,“‘短二十世纪’:文学与历史”,2019年11月,北京大学。

  7. 《信源、决策与现代国家动员方式》,“现代国家的历史与理论”学术会议,2018年11月24-25日,中国人民大学。

  8. 《从海外新见史料看胡风的诗学理论》,“中国比较文学青年学者论坛”,2018年7月31日-8月1日,大连外国语大学。

  9. 《北洋档案中胡适佚信考论》,全国第六届中文学科博士生论坛,2017年9月25—27日,中山大学。

  10. 《毛泽东1957年颐年堂讲话“全本”考——兼论当代文学的“关键时刻”》,中国知识分子研究高级研修班,2017年7月19—22日,华东师范大学。

  11. 《论刘慈欣的大艺术系列科幻小说》,“刘慈欣科幻小说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状况”国际学术会议,2016年4月7日—9日,海南大学。



科研项目: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2021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

 


讲授课程:

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

比较文学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