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霞辉

特聘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23-04-12

所在单位:冶金与环境学院

职务:重(贵)金属冶金与先进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办公地点:校本部理学楼(郑俊超教授团队)

性别:男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曾获荣誉: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2)、湖南省湖湘青年英才(荷尖)、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

   

个人简介

      张霞辉,1993年生,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湖南省“芙蓉计划”青年人才,获湖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兼任中南大学重金属冶金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新能源材料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2020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于2021-2023年留校从事博士后工作,2023年4月入职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有色金属锂二次电池材料及关键技术。

      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ce Bulletin、Materials Today等知名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IF>10的论文20余篇,H因子28;授权PCT国际专利1项,申请美国专利2项、中国专利10余项;担任eScience (IF=42.9)、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 (IF=28.6)、Energy Materials (IF=11.8)等国际SCI期刊的青年编委和客座编辑,以及Angewandte Chemie等多家知名SCI期刊的独立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湖南省“荷尖”人才项目、湖南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项目骨干)、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负责人)等项目;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2)。

      主持中南大学研究生实践育人改革项目、中南大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各1项;承担《电化学原理》、《材料合成设备》等本科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特等奖等奖励6项;指导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


      课题组招聘:中南大学郑俊超教授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张霞辉副教授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锂、钠、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固态电池、电池回收、金属资源材料化冶金)。欢迎报考博士生及推荐免试研究生,也欢迎本科生进组开展探索实验!课题组诚聘博士后,具体请见链接:https://bsh.csu.edu.cn/info/1071/5920.htm

教育经历

[1]   2015.8-2020.12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学位

[2]   2011.9-2015.6

中南大学  |  冶金工程  |  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   2024.9-至今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重(贵)金属冶金与先进材料研究所副所长  |  副教授

[2]   2023.4-至今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  副教授

[3]   2021.1-2023.1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  |  机械与材料学院  |  博士后

其他联系方式

  • [6]  邮箱:

  •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郑俊超教授团队

    团队介绍:郑俊超,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of RSC),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拔尖),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锂、钠、锌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固态电池、电池回收、金属资源材料化冶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学术论文200余篇,入选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榜单。现已获得授权专利80余项,专利成果转化21项,技术成果应用于巴斯夫、XX时代、中国五矿、宜宾天原、南方锰业、恒创睿能等企业,取得了超百亿元的产值;主持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拔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湖南省杰青项目、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企业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第六届全国高校冶金院长奖、湖南省优秀博士论文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