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陈超,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人脑组织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精神类疾病的致病机制。以解读神经精神类疾病的遗传机制为目标,利用生物信息和机器学习的分析方法,细胞和类脑模型的实验手段,从DNA甲基化、基因表达等不同层面,发掘精神疾病相关的遗传变异的精准基因定位和分子功能。在Science,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2篇),Molecular Psychiatry(7篇),Bioinformatics 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近五年来主持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 8 项。入选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担任 Genome Biology、Molecular Psychiatry等杂志审稿人。
以主要成员身份参与了PsychENCODE,BSNIP等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受邀在国际人类遗传协会年会、美国人类遗传协会年会、世界精神遗传协会年会和美国神经精神药理学会年会等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做学术报告。同时指导学生参加高水平国际会议并作报告。先后获得包括美国人类遗传学会Charles J. Epstein 奖(2017,2018),世界精神遗传学会Hugh Gurling奖(2016,2018,2021),北美华人遗传学会杰出报告奖(2017,2018)等国际知名会议的重要奖项。
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人脑遗传表达调控异常和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主要是人脑中DNA甲基化,非编码RNA等多组学的调控与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老年痴呆症等的关系;2)对大规模多组学数据的算法研究,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法分析健康大数据。包括复杂多基因疾病进行多层次数据的网络整合,利用基因表达数据挖掘疾病特征标志物的研究等;3)结合类脑模型,开展与人脑发育和精神神经遗传病相关的表型组学研究。
教育经历
[1] 2005.9-2011.6
复旦大学 | 生物学 | 理学博士学位 | 研究生(博士)毕业
[2] 2008.10-2010.10
美国芝加哥大学 | 生物信息学 博士研究生结业
[3] 2011.7-2013.11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 精神病系 博士后
工作经历
[1] 2019.9-至今
中南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教授,研究员
[2] 2014.2-2019.8
中南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副研究员
[3] 2008.10-2010.10
芝加哥大学
|
精神病学和行为神经科学系
|
研究助理
[4] 2006.9-2007.7
复旦大学
|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
教学助理
社会兼职
-
[1] 2019.5-至今
中国遗传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
[2] 2019.4-至今
湖南省遗传学会常务理事 -
[3] Molecular Psychiatry,Biological Psychiatry 等杂志特邀审稿人
其他联系方式
[1] 传真:
[6] 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