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金晶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所在单位:电子信息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性别:女

联系方式:shijinjing@csu.edu.cn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曾获荣誉:

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

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中南大学升华猎英人才

个人简介

石金晶,教授(博导),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长沙市杰青,中南大学“升华猎英”人才。2013年7月获中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韩国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公派留学,师从韩国工程院院士Lee Moon Ho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机器学习、量子密码、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CCF-百度松果基金等10余项,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3项。承担863项目、军工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韩国World Class University项目等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IEEE TPAMI、TKDE、TIFS、TCYB、TNNLS、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教材1部。授权发明专利12项,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担任IEEE高级会员、CCF杰出会员、CCF量子计算专业组执委等。获2025年国家一流课程(排1)、202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8)、2022年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3)、2016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3)、2015年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南大学教学竞赛“三十佳”(2020)、鑫恒教育奖励金优秀教师奖(2022)、优秀班导师标兵(2020)等。


还有2026级硕士研究生指标,热忱邀约对量子信息感兴趣的有志青年加入本团队,共谋发展!邮件联系:shijinjing@csu.edu.cn



在研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参数化量子线路学习建模的实用方法和技术(时间:2023.01-2026.12)

●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于玻色采样的量子机器学习理论与方法(时间:2023.01-2025.12)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基于玻色采样量子计算模型的密码学方法(时间:2023.01-2025.12)

●主持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项目:多变量量子神经密码算法及协议研究(时间:2019.11-2024.10)



已结题项目: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变量量子密码算法及协议研究(时间:2020.01-2023.1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连续变量量子密码系统的签名机制研究(时间:2015.01-2017.12)

●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量子神经计算模型的量子密码协议研究(时间:2020.01-2022.12

●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量子通信网络中的连续变量量子签名协议研究(时间:2017.01-2019.12)

●主持CCF-百度松果基金:基于飞桨量子机器学习的情感分类方法及应用研究(时间:2021.07-2022.06)

●主持2013年中南大学“升华猎英”人才计划项目:基于连续变量的量子认证机制研究(时间:2014.04-2019.03)
●主持2015年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科研资助项目:连续变量量子密码系统中的签名机理研究(时间:2015.09-2016.09)

●主持先进密码技术与系统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于量子机器学习的智能密码机制研究(时间:2022.01-2023.12)


近五年本组毕业生情况:

肖子萌(2025届硕士毕业,本校读博,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袁冰洁(2025届硕士毕业,格力,主持研究生校企联合创新项目)

廖佳(2025届硕士毕业,交通银行)

袁逸凡(2024届硕士毕业,深圳公安局)

陈添(2024届硕士毕业,本校读博,曾获湖南省优秀毕业生、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赖蔚(2023届硕士毕业,工商银行)

赵童格(2023届硕士毕业,中国长城集团量子实验室,曾获中南大学山茶花奖学金、中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王雯萱(2023届硕士毕业,本校读博,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湖南省优秀毕业生、中南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点项目))

陆玉虎(2022届硕士毕业,本校读博)

黎振焕(2022届硕士毕业,腾讯)

唐涌泽(2022届硕士毕业,华为,曾获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创新奖、汇顶科技奖学金)

冯艳艳(2021届博士毕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任教,获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陈淑慧(2021届硕士毕业,花旗银行,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湖南省优秀毕业生、中南大学汇顶科技奖学金,主持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李伯鹏(2021届硕士毕业,中国航天)

李国豪(2021届本科毕业,中央选调-国家海关总署)

张倩(2021届本科毕业,美国纽约大学读研)

陈鹭(2020届本科毕业,上海交通大学硕博连读)

田岸鑫(2020届本科毕业,香港科技大学读研)




教育经历

[1]   2010.9-2013.7

中南大学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11.8-2012.8

韩国国立全北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3]   2008.9-2010.6

中南大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  |  硕士学位  |  硕士研究生毕业

[4]   2004.9-2008.6

中南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学士学位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4.7-2015.9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特聘副研究员

[2]   2015.9-2019.3

中南大学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副教授

[3]   2019.3-至今

中南大学  |  计算机学院  |  通信工程系支部书记  |  副教授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量子智能信息与网络安全团队

团队介绍:团队聚焦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领域,研究方向涵盖量子智能信息处理、光电芯片及系统、人工智能模型及算法、软件系统质量安全保障、教育网络信息化与安全等。拥有湖南省电磁空间信息与对抗、健康云服务及大数据应用、湖南省水处理数字化、商用密码理论与技术创新等4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南大学—中国长城先进计算湖南省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团队成员17人,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含国家特聘专家、二级教授、湖南省杰青、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湖南省“荷尖”计划、湖南省“小荷”科技人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长沙市杰青等。近五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超2000万,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等。

施荣华

中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计算机学院通信系统与信息安全科研团队负责人。湖南省物联网学会理事长,湖南省教育网络协会理事长,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铁道部特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通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密码学学会高级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方向为网络与信息安全、量子密码、量子计算等。基于网络系统和信息系统,在安全认证、密钥分配、密码算法及量子安全通信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成果。主持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10余项,省部级鉴定项目2项,获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三等奖1 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2项,指导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SCI、EI检索收录论文40多篇。

  

许雪梅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国家先进电子领域专家,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003年十佳青年教师奖,电子竞赛优秀指导老师,曾在美国University of Rochester出国访学1年。主要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传感器电子学和混沌加密算法,主讲高频电子线路和光电子学等课程。2023年研究生《光电子学》课程获得省级示范课程建设。2003年获校级十佳青年教师教学奖,2009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2015年获湖南省科技发明三等奖1项,2023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央军委重大项目等10余项,在IEEE、Optic Communication、电子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大部分被SCI/EI收录,授权和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

  

黄端

1990年6月生,博士,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创新类湖湘青年英才(“荷尖”人才),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中南大学“十佳青年”。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系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博士毕业,同年被聘为中南大学通信工程系特聘副教授,历任中南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中心主任、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秘书长、通信系副系主任、长沙市科技副总。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子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密码装备预研重点项目、军科委国防创新特区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作为项目骨干参与了国防科工局局重点项目、国防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华为重点项目等重点重大项目,从事量子信息、光子器件方向10余年以来为国家密码、导航装备研发任务做出贡献。科学研究方面,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一作/通信论文50余篇,谷歌学术数据库记录引用次数约3000次,H-index 指数24,所发表的论文期刊包括Advanced Materials(IF=27.4)、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8.5)、Small Science(IF=11)等,其中Physical Review系列约20篇,Optics Express/Optics Letters系列约15篇,New Journal of Physics/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其他期刊约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授权30余项。获奖方面,2022年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高性能连续变量量子通信理论与方法,排名第二)、2022年获军科委“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排名第一)、2023年获空军航空创意挑战赛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装备发展部“慧眼行动”装备创意大赛三等奖(参与单位排名第一)。其他方面,参与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包括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Perception and Quantum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Engineer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Intelligent Science、全国电子材料与器件大会等),担任大会学术委员会委员、Workshops Chair、邀请报告主讲等;担任Photonics、Electronics等SCI期刊的Issue Editors,担任的Special Issue主题包括:“Recent Progress on Quantum Cryptography”、“Emerging Trends in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and Quantum Optical Communication”、“Advances in Quantum Machine Learning”、“Silicon Photonics Devices and Integrated Circuits”等。

  

胡超

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正高级实验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在教育数字化、医疗大数据、物联网、信息与网络管理等领域开展理论及技术研究工作。现担任湖南省智能课堂与教育大数据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湖南省“十四五”教育科学基地(教育信息化研究)副主任,是国家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南大学)、医学大数据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高等学校医学大数据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医学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骨干。担任湖南省政府采购协会信息化专委会主任委员,担任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兼基础教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担任湖南省卫生信息与医学装备学会医学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担任湖南密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学会副监事长。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财政部政府采购评审专家、JW评审专家、湖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发改委建设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湖南政府采购评审专家、长沙市科技项目评审(评估)专家、湖南信息协会专家、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委员会专家、湖南省教育厅教育信息化专家、长沙市未来学校共同体建设评审专家,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规划专家组成员,长期参与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省电化教育馆、湖南省教育厅信息中心、长沙市教育局等单位的信息化规划、项目建设、方案评审、项目验收等相关工作。参与湖南省物联网学会、湖南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相关工作。


  

施鹤远

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特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软件质量保障,重点关注内核模糊测试与开源操作系统软件生态安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阿里巴巴创新研究计划等项目10余项。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计划、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小荷”科技人才专项,获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CCF-A/B类等高水平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

  

彭春华

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无线通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发表了期刊、会议论文20多篇,获得了专利授权20余项。已为多家企业提供过技术支持与合作,合作内容包括:视频图像无线实时传输与识别、无人机巡检路径规划与故障识别、城市路口交通流量判别与优化、配电网拓扑自动识别与故障研判等。

  

郭丽梅

  

夏子晴

中共党员,湖南长沙人,致力于直流微电网潮流解存在性及稳定性研究。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资格证书。现为中南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通信系讲师,2023年6月入职。中南大学2014级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及2018级博士(控制科学与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Smart Grid、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Information Sciences等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冷健

  

陈东海

  

肖佳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