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龙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11-12-29

所在单位: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务:副院长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303

性别:男

联系方式:hailong_li@126.com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华中科技大学

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个人简介

李海龙,男,1982年生,湖南永州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1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0中国高被引学者,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杰青,香江学者,湖湘青年英才,主要从事燃烧污染防治、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固体废弃物资源/能源化、室内空气净化等方面研究。2007年进入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2009年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赴美国University of Florida学习两年,参与美国能源部及美国海军研究项目。2011年12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被评为2013年度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12年9月被中南大学聘为副教授,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在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9月晋升教授,2016年8月获得博士生招生资格。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等多项重大项目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曾被“新华网”,“科技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9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80余篇,引用5000余次,其中11篇论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8篇论文曾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论文被选为顶级自然指数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封面, 2篇论文获得Elsevier年度高引论文奖;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其中15项已获授权。是美国空气与废物管理协会(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会员,国际燃烧学会(The Combustion Institute)会员;担任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Appl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Fuel”等60余个国际期刊审稿人。曾挂任广西钦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两次获得华中科技大学足球联赛最佳射手。

教育经历

[1]   2007.9-2011.7

University of Florida  |  能源与环境工程
联合培养博士生

[2]   2007.9-2011.7

华中科技大学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工作经历

[1] 2019.1- 教授,博导,副院长,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

[2] 2018-19 教授,博导,系主任,热能工程系,中南大学

[3] 2015.9- 教授,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

[4] 2015-18 Postdoctoral Fellow,Civil Engineering,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5] 2014-15 升华育英计划特聘副教授,中南大学

[6] 2013-14 党组成员,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委员会

[7] 2012-15 副教授,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

[8] 2011-12 师资博士后,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大学

社会兼职

  • [1]   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 CCUS 栏目主编 (2022-)

  • [2]   洁净煤技术 期刊青年编委

  • [3]   煤化工 期刊编委

  • [4]   Energies (影响因子2.702)期刊编委;

  • [5]   香港学者协会会员(2015-);

  • [6]   美国空气与废物管理协会(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会员(2010- );

  • [7]   国际燃烧学会(The Combustion Institute)会员(2014-);

  • [8]   美国ACS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Energy & Fuels”, “Journal of Chemical & Engineering Data”评审人(2011- );

  • [9]   欧洲Elsevier期刊“Fue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Chemosphere”,“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Rare Earths”, “Applied  Ener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 “Waste Manage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The Journal of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 Journal of the Energy Institute”, “Atmospheric Pollution Research” 评审人

  • [10]   英国皇家化学协会期刊“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RSC Advance” 评审人(2014- );

  • [11]   其它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Technology”,“Journal of Chemical Technology and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the Air &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HKIE Transactions”评审人(2012- );

  • [12]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东北大学学报”,“东南大学学报”评审人(2014-);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清洁化石能源与高效可再生能源研究

团队介绍:团队共有博士生11人,硕士生29人。主要聚焦于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大气污染控制以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等研究领域。欢迎有志于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的本科生、研究生加入我们的团队!课题组因工作需要招聘博士后(https://faculty.csu.edu.cn/lihailong/zh_CN/zzcg/73249/content/4307.htm#zzcg)

赵洁霞

湖南益阳人,本科及硕士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17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燃烧污染防治。邮箱:2246667167@qq.com。

  

孟凡悦

山东济宁人,本科毕业于山东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广西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19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重金属污染防治及“三废”资源化利用。邮箱:mfy19941029@163.com。

  

刘越

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及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先进制造专业,2019级工程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领域环境控制及污染物防治技术。邮箱:liuyue0304@126.com。

  

郑威

江西抚州人,本科毕业于贵州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硕士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202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烟气脱汞。邮箱:seekingfuture@csu.edu.cn。


  

艾泽健

河北唐山人,本科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硕士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0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的热解处理。邮箱:azj9292@163.com。  

张明光

山东泰安人,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1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燃烧污染防治。邮箱justguang@126.com。

  

黄国海

福建莆田人,本科毕业于贵州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2级博士生。邮箱:1219428132@qq.com。

  

祖鸿霄

浙江嘉兴人,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22级博士生。邮箱:2905549678@qq.com。

  

陈杰峰

江西上饶人,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硕士毕业于南昌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2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邮箱:223901001@csu.edu.cn。

  

谢福音

台湾彰化人,本科及硕士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2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二氧化碳转化。邮箱:563876108qq.com。

  

郑娇琴

湖南衡阳人,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能源动力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燃烧污染防治。邮箱:1207013583@qq.com。

  

李童

安徽阜阳人,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20级硕士生。邮箱:1329214598@qq.com。

  

邓瑶婷

湖南娄底人,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生。邮箱:1210312134@qq.com。

  

朱鹏琳

河北石家庄人,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燃烧污染防治。邮箱:1226563172@qq.com。

  

朱晓蕾

山东临沂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能源动力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回收处理。邮箱:2223726088@qq.com。

  

那媛媛

黑龙江尚志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生。邮箱:m15226523890@163.com。

  

贺惟禛

湖南益阳人,本科毕业于湘潭大学。能源动力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CO2捕集计算。邮箱:124505442@qq.com。

  

张伟进

江苏南通市人,本科毕业于集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生。邮箱:952347227@qq.com。

  

杨丽红

江西九江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生物质热解。邮箱:1262869536@qq.com。

  

谢斌

四川巴中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轧钢油泥的焚烧处理。邮箱:1162360838@qq.com


  

黄健伟

湖南衡阳人,本科毕业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燃烧污染防治。邮箱:1850189242@qq.com。


  

唐嘉

湖南衡阳人,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能源动力与工程专业。202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燃烧污染防治。邮箱:929084133@qq.com。


  

杨浩冉

河北邯郸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生。邮箱:yhr_1998@163.com。

  

卢相莹

河南南阳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年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熔盐电解处理电解铝过程中产生的大修渣。邮箱:3021927078@qq.com。


  

雷欣妮

湖南株洲人,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生物炭。邮箱:1525714306@qq.com。


  

康冰艳

甘肃天水人,本科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能源动力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利用湿法热转化回收水相中的副产物(主要是磷、含氮化合物的回收和利用)。邮箱:17393181607@139.com。


  

李唐昊

广西柳州人,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分子动力学。邮箱:213911014@csu.edu.cn。


  

陈搏实

湖北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能源动力专业,2021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电催化。邮箱:2655955225@qq.com。


  

尹浩好

 湖南邵阳人,本科毕业于长沙理工大学。22级硕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邮箱:853838084@qq.com。

  

夏扬

河南驻马店人,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动力专业,2022级研究生。邮箱:1808033536@qq.com。

  

李欢

湖北咸宁人,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邮箱:lihuanxd@126.com。

  

王婧涵

河南开封人,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生。邮箱:wjinghan1008@163.com。

  

汤旭东

湖南株洲人,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2022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烟气脱汞。邮箱:tangxudong@mail.csu.edu.cn。

  

周军辉

河南商丘人,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生物炭脱汞。邮箱:1754774889@qq.com。

  

佟颖

河北唐山人,本科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能源动力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利用湿法热转化回收水相中的副产物(主要是磷、含氮化合物的回收和利用)。邮箱:19831026991@163.com。

  

郑蕙晖

湖南长沙人,本科毕业于南华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生。邮箱:1057947983@qq.com。

  

刘郎度

国籍也门。本科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022级研究生。邮箱: yousefamayh97@gmail.com。

  

陈红梅

湖南株洲人,本科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电催化。邮箱:1826655325@qq.com。

  

李敏瑜

山西孝义人,本科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2022级硕士生,研究方向为电催化,邮箱:71484802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