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〇〇〇〇〇课题组网站:www.yplab.cn(相关科研动态更新在这个网站)〇〇〇〇〇
〇〇刘艳平,男,汉族,1980年1月生,湖南茶陵人。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南大学量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湖南省重点研发领域首席科学家、湖南省百人计划专家、湖南省科技创新人才优秀人才、湖南省121创新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海归人物。瑞典国际先进材料协会会士(Fellow of IAAM)、中国科协“英才计划”导师、湖南省侨联特聘专家、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项目和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中南大学新型信息器件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中南大学物理学院超微结构与超快过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成员、中南大学深圳研究院项目研究员。衡阳师范学院本科学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物理哲学博士(导师:LEW Wen Siang教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联合培养博士(导师:Yoshichika OTANI/大谷·義近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博士后(导师:姚杰教授&张翔教授)。2017年初作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入职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现为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学学会、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世界顶级期刊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低维材料物理与量子器件。目前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和湖南省重点研发项目共计10余项,在Chem Soc Rev、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Nano Letters、ACS Nano、Small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科研学术成果在美国、德国、日本、瑞典、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国际会议上做了邀请报告或展览,科研海报多次荣获第一名。目前担任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Nano Research青年编委(Young Star Editors), Journal of 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执行编委,2023年入选Nano Research编委团队(Editorial Board), 2023年6 月入选Nano-Micro Letters青年编委(Youth Editorial Board Member)。
〇课题组简介
〇〇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3月,实验室聚焦于低维材料物理与量子器件的研究,主要涉及低维材料的设计、制备、表征以及量子器件的加工、特性测试等,拓展低维量子器件的物理性质在光电子、信息存储和量子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验室结合物理、材料、电子、光电、化学、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研究,从理论到实验,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探索低维量子器件的本质特性,研制出具有良好性能的量子器件,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量子器件的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的技术体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低维量子点、纳米线、二维材料等低维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物性的量子调制研究,如二维材料自旋电子学、谷电子学、莫尔超晶格等;以及低维量子器件的应用研究,如范德华异质结光电器件和新型信息器件的研究(见研究领域)。旨在建立低维量子器件的研究平台,探索低维量子器件的新特性、新机理,推动低维量子器件的应用。实验室拥有先进的材料制备和物性测试设备(见科研设备),可以满足低维量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需求。
〇〇研究方案是以低维材料为载体,通过先进的微纳加工工艺和材料改性手段,设计并制备低维量子器件,通过课题组的电、磁、光、热、力等科研平台,开展围绕这些低维材料的自旋、能谷、电荷输运、拓扑、超晶格等物理性质的研究,从而设计并研发出基于这些物理效应的原型器件,开拓其在新型信息器件中的应用。研究目标是利用基于纯的电子自旋、谷、电荷等量子自由度的特性,实现新型的量子信息处理、数据存储、量子医学和量子计算等器件的研发及制备, 推动其发展和创新,让课题组的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以及国防建设等多领域服务。
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实验室视频介绍
〇【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 X. Xie, J. Ding, B. Wu, H. Zheng, S. Li, C.-T. Wang, J. He, Z. Liu, J.-T. Wang, YP. Liu(刘艳平)*., Pressure-Induced Dynamic Tuning of Interlayer Coupling in Twisted WSe2/WSe2 Homobilayers, Nano Letters, DOI: 10.1021/acs.nanolett.3c01640,(2023).IF:11.89(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
2. Haihong Zheng, Biao Wu, Shaofei Li, Junnan Ding, Jun He, Yujia, Zongwen Liu, Chang-Tian Wang, Jian-Tao Wang, Anlian Pan & YP. Liu(刘艳平)*. Localization-enhanced moiré exciton in twiste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heterotrilayer superlattice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12,117(2023). IF:20.257(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
3. Haihong Zheng, Biao Wu, Chang-Tian Wang, Shaofei Li, Jun He, Zongwen Liu, Jian-Tao Wang, JI-an Duan and YP. Liu(刘艳平)*. Moiré enhanced potentials in twiste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trilayers homostructures, Small(2023), https://doi.org/10.1002/smll.202207988, IF:15.15(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
4. Haihong Zheng, Hongli Guo, Shula Chen, Biao Wu, Shaofei Li, Jun He, Zongwen Liu, Gang Lu, Xidong Duan, Anlian Pan and YP. Liu(刘艳平)*.Strong Interlayer Coupling in Twisted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 Moiré Superlatticess, Advanced Materials(2023),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10909, IF:32.08(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
5. Biao Wu, Haihong Zheng, Shaofei Li, Junnan Ding, Jun He, Yujia Zeng, Keqiu Chen, Zongwen Liu, Shula Chen, Anlian Pan & YP. Liu(刘艳平)*. Evidence for moiré intralayer excitons in twisted WSe2/WSe2 homobilayer superlattices.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11, 166 (2022). IF:20.257(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
6. Yuzhen Ouyang, YP. Liu(刘艳平) *; Zhiming M. Wang, Zongwen Liu & Minghua Wu,*. FLIM as a Promising Tool for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nitoring. Nano-Micro Letters, 13, 133 (2021). IF:23.655(二维材料荧光寿命显微成像技术).
7. Yu, J., Kuang, X., Li, J. and YP. Liu(刘艳平)*;. Giant nonlinear optical activity in two-dimensional palladium diselenide. Nature Communications, 12, 1083 ,2021, IF:17.694 ( Editor feature highlights, 二维材料非线性光学特性).
8. YP. Liu(刘艳平)*,Cheng Zeng, Juan Yu, Jiahong Zhong, Bo Li, Zhengwei Zhang, Zongwen Liu , Zhiming M. Wang, Anlian Pan, Xidong Duan,* Moiré superlattice and related Moiré Excitons in Twisted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2021, 50, 6401-6422,IF:60.615(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
9. YP. Liu(刘艳平) *; Cheng Zeng; He, J.; Wang, Z. M. M.; Liu, Z. W. Spintronics in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Nano-Micro Letters, 2020,12(93). IF:23.655 (二维材料自旋电子学).
10. J. Yu; XF. Kuang; YJ. Gao; YP. Wang; KQ. Chen; Liu, Z. W., YP. Liu(刘艳平)*;. Direct Observation of Linear Dichroism Transition in Two-dimensional Palladium Diselenide. Nano Letters, 2020, 20(2):1172-1182. IF:11.18(二维材料线性光学特性).
11. YP. Liu(刘艳平) *; Zhang, S. Y.; He, J.; Wang, Z. M. M.; Liu, Z. W. Recent progress in the fabrication, properties, and devices of heterostructures based on 2D materials. Nano-Micro Letters, 2019,11(13). IF:23.655 (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
12. YP. Liu(刘艳平); Tom, Kyle.; Xi, Wang.; Yao Jie.; et al., Dynamic control of optical response in layered metal Chalcogenide nanoplates, Nano Letters, 2016.1,488-496,IF:11.89(二维材料光学特性的动态电学调控).
13. YP. Liu(刘艳平); Lew, W.S., Liew, H. F and Zhou, T. J., Observation of Oscillatory Resistance Behavior in Coupled Bernal and Rhombohedral Stacking Graphene, ACS Nano,2011.5,IF:15.88(石墨烯量子输运特性).
14. YP. Liu(刘艳平); Goolaup, S.; Murapaka, C.; Lew, W. S.; Wong, S. K.,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on the Electronics Transport in Trilayer Graphene,ACS Nano,2010.7,IF:15.88(石墨烯量子输运特性).
教育经历
[1] 2011.8-2012.8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
|
自旋电子学
|
博士联合培养(IPA)
|
博士联合培养(IPA)
RIKEN is Japan's largest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stitution renowned for high-quality research in a diverse range of scientific disciplines.
[2] 2009.1-2013.7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
物理
|
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语: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缩写:NTU),2018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跻身为全亚洲第1名。
工作经历
[1] 2017.3-至今
中南大学(CSU)
|
物理与电子学院
|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Furong Scholar Program"
|
特聘教授("芙蓉学者奖励计划")
|
Full time
[2] 2014.2-2017.1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
|
材料工程系
|
Postdoctoral Researcher,
|
博士后
[3] 2013.1-2013.1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
|
电子工程系
|
Research Fellow,
|
研究员
[4] 2011.9-2012.9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
|
Center for Emergent Matter Science
|
International Program Associate(IPA),
|
青年研究学者
社会兼职
-
[1] 2023.6-至今
Nano-Micro Letters青年编委(Youth Editorial Board Member) -
[2] 2023.5-至今
Nano Research编委团队(Editorial Board) -
[3] 2021.10-至今
Journal of Electron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执行编委 -
[4] 2021.5-至今
Nano Research青年编委(Young Star Editors). -
[5] 2019.12-至今
国家工信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项目评审专家 -
[6] 2019.12-至今
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评审专家 -
[7] 2019.5-至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
[8] 2017.10-至今
湖南省侨联特聘专家 -
[9] 2018.11-至今
中国科协“英才计划”导师 -
[10] 世界顶级期刊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Photonics、Nature Physics、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ACS、RCS、AIP出版的一流期刊的审稿人。
-
[11] 现为美国物理学会、美国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美国化学学会、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科研团队
刘艳平 | |
课题组Principle Investigator |
郑海红(博士后) | |
博士后/扭角范德华异质结 |
丁俊男(联培) | |
博士生/二维材料压力特性 |
吴彪(博士生) | |
博士生/范德华异质结光电器件 |
李少菲(博士生) | |
博士生/二维材料及其异质结磁性特性 |
谢兴(博士生) | |
博士生/二维材料莫尔超晶格及其高压调控物理 |
陈俊荧(博士生) | |
博士生/二维材料范德华异质结的物态调控 |
Syed Jamal Shah(沙旭鹏) | |
研究生/谷电子学 |
高苗霞(硕士生) | |
硕士研究生/ 莫尔超晶格的制备及其应用 |
丁莉(硕士生) | |
硕士研究生/莫尔超晶格的光学特性 |
胡比奇(硕士生) | |
硕士生/TMDCS的DAC高压物理及其应用 |
李鑫苒(硕士生) | |
硕士生/TMDCs扭角电子学 |
李艾佳(本科生) | |
本科生/莫尔超晶格各向异性的光学特性 |
徐思洋(本科生) | |
本科生/扭角电子学 |
YASSINE MADOUNE(马海东) | |
博士生/ 纳米物理与器件 |
钟佳宏(已毕业) | |
研究生/光电探测器 |
曹凌恺(已毕业) | |
研究生/二维材料制备 |
曾程(已毕业) | |
研究生/自旋电子学 |
于娟(联培) | |
研究生/二维材料光电特性 |
葛馨悦 | |
本科生/ 范德华异质结器件 |
袁桦 | |
研究生/新型信息器件 |
张丝雨( 已毕业,湖南省优秀毕业生) | |
本科生/二维材料 |
团队名称: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实验室
团队介绍: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3月,实验室致力于二维材料自旋电子学、谷电子学、纳米电子学与器件的研究。研究目标是探索材料电子自由度(电子自旋,谷和电荷)的特性,并利用它们为载体,以开发这些自由度在新一代量子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这将使我们能够利用基于纯的电子自旋、谷、电荷量子自由度实现新型的量子信息处理、数据存储器、太阳能电池和量子计算机等, 让科研更好地为人类社会以及国防建设服务。研究和开发具有信息功能的新型自旋和谷电子学器件,已经成为了我国信息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2011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中,将开发新型的“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作为信息产业中优先发展的重要方向。科研组以二维材料为(载体),通过外加条件(电、磁、光、热、力等)开展有关这些材料的自旋、轨道、电荷输运,晶格、拓扑等性质的研究,从而设计并开发出基于这些特性的原型器件。
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 | |
|
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 | |
|
中南大学低维量子器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