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

博士生导师 硕士生导师

入职时间:2014-01-14

所在单位:生命科学学院

学历:博士研究生毕业

办公地点: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110号

性别:男

联系方式:Email: chenchaor@gmail.com

学位:博士学位

在职信息:在职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学科:生物学

学术荣誉:

2020  当选: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2021  当选:  省高端人才

曾获荣誉:

中南大学升华猎英计划;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计划;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美国人类遗传学会Charles J. Epstein 奖,世界精神遗传学会Hugh Gurling奖,北美华人遗传学会杰出报告奖

当前位置: Chen Chao >> 个人分享

写作| CNS秘籍

发布时间:2020-04-25

点击次数:


2014-5-18 写于科学网博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85487-795382.html

 最近一篇文章先后被三个杂志秒拒,自己的孩子被批得体无完肤,老板和我都非常胸闷。碰巧今天买买提有这方面的讨论,摘录一些,顺便加上自己的。

 1. Nature,Science的Editor主要在乎文章的引用率。估计Editor的报酬都与期刊的影响因子直接挂钩。所以只要你的发现越“新”,即使可能不solid,被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文章的争议越大,将来文章被引用的机会也就越大。相比之下,《Cell》及其子刊发表的文章可能更看重结论是否solid。

 2. Novelty & significance   NB杂志就看这两个。

 3. 大牛是王道,除非你的东西是绝对的高水平, 比什么novelty and significance 管用多了。我们领域的一个牛组据说连续两篇science是三个reviewers 都锯掉但还是照发。

 4.学术圈的水确实深,做热门领域的危险系数特别高,很容易做大牛的垫脚石。看来必须要选择独特的视角,避开恶性竞争。

 5.nature的编辑是职业编辑,主要是受过训练的PhD和postdoc,但是并不是有丰富研究经验的PI。他们长期的工作使他们类似美国的签证官,能够迅速判断文章有没有潜力,是否会成为高引用的热点。但是他们的最终判断会被reviwers左右很严重。基本reviewers不是强力支持,非牛魔王基本都会被拒。science和cell都是很多成名的PI做编辑,对文章的很多内容理解和判断会更加深入,对reviewers的意见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在追求novelty方面,N/S更为极端。基本上,如果不是领域内很有影响力的,全新的研究都会凶多吉少。但我觉得nature可能比science更为变态。比方说,一个调控通路一直不是很清楚,但是已经一些不全面的研究表明某些蛋白可能参与作用。如果一位作者做了充分实验明确了这个调控通路。投到nature,除非reviewers们都大说好话。否则很可能悲剧。science的编辑相对来说对science的具体进展了解更多,对文章的impact把握更多,这样的情况希望可能更大一些。cell原本并不是狂热追求nolvety的,但是在NS的压力之下。除了研究的完整彻底之外,也相当看重新颖程度。但是上述情形,我觉得在cell的希望最大。所以终上所述,如果你做了一个彻底全新的东西,不必追求海量数据,先投到NS再说。如果是解决了领域内一直不是很清楚的东西。Cell希望最大,science次之。或者尝试nature子刊。

 其他猫腻八卦:

 “3个reviewers, 一个说好啊好,另外两个各提了个critical question,editor就拒了。仔细一看这两个reviewer的问题,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就给editor回了封信,附上这两个reviewer提到的文章,让editor自己看看这问题问的对不。过了一周,editor回信了,说也跟expert讨论过了,认为这两个问题是不对的,说我们被冤枉了。看到这里,当时激动啊,结果高潮来了: editor说她拒我们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但是不打算改了,让我们投别的地方。”

 “reviewer说那差不多也可以了,这时也激动了吧。高潮往往是在这里出现的:就在这一周,pnas上online了一篇contribute的paper,部分的说了我们的结果,大概百分之20-30吧,但是那篇pnas数据很差,不全,更恶心的是submit到accept只有4天,一周后就online了,而我们的已经折腾4个月了。但是editor说那篇pnas的出现降低了我们这篇的significance,所以不收,让我们找别的地方玩儿去。”

 CNS的文章,应该是三要素:牛头,创新,意义。排名分先后。往往小实验室就只看重了最后这一点。这样下来就只能拼人品了。总之,学术界也是人在做,也是江湖,也险恶。

上一条: 学术报告| 男女自杀人数巨大差异背后的社会原因

下一条: 文献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