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郭朝晖,男,1971年生,湖南宁乡人,博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场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9月至1994年6月在湖南科技大学化学教育专业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4年9月至1995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完成硕士研究生理论课程学习,1995年6月至1997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获土壤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在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学习,获土壤学博士学位。1997年7月至1999年8月在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工作;2002年7月至今在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工作,期间,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中南大学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在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由国家教育部公派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开展环境生物技术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面上项目、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课题、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技术管理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10多项,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水体重金属污染控制课题、科技部科技惠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环保部环境保护技术管理项目、湖南省耕地重金属污染防治机理与修复技术模式研究课题等10多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全过程参与完成湖南郴州某铅锌矿区废弃场地、衡阳水口山冶炼区污染场地和株洲清水塘工业区污染场地修复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在湖南省土壤污染源污染地块调查、农用地详查与耕地加密调查、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信息收集及风险筛查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主持编制国家环境保护技术文件《砷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90号])。以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100多篇;参编《冶金环境工程学》、《有色冶炼镉污染控制》、《农业环境中的砷及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等专著;曾获湖南省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第二作者)、湖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第2完成人)。目前,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地下水项目等项目。
工作经历
[1] 2002.7-至今
中南大学
|
冶金与环境学院
[2] 1997.7-1999.8
湖南农业大学
|
资源与环境学院
其他联系方式
[4] 办公室电话:
[6] 邮箱:
团队成员
团队名称:郭朝晖教授课题组
团队介绍:主要围绕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固体废物无害化资源化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目前课题组共有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科研助理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5人。
肖细元 副教授 | |
|
彭驰 副教授 | |
彭驰,1984年生,湖南长沙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博士学位。2012-2013年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生。2013.7-2017.2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2017.3至今就职于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一直从事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研究城市化过程对土壤污染的影响机制、基于计算机建模研发不同尺度下土壤污染物时空变化预测模型和概率风险评估模型、土壤-农作物系统重金属迁移机制及控制技术等领域相关研究工作。已在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开发土壤污染物累积过程模型软件2项,基于ArcGIS的模型软件1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项。 |
朱惠文 科研助理 | |
|
黄博 博士生 | |
|
史磊 博士生 | |
|
封文利 博士生 | |
|
曾鹏 博士生 | |
|
徐智 博士生 | |
|
冉洪珍 硕士生 | |
|
辛立庆 硕士生 | |
|
梁煜琴 硕士生 | |
|
薛清华 硕士生 | |
|
聂云飞 硕士生 | |
|
徐文轩 硕士生 | |
|
张严 硕士生 | |
|
周聪 硕士生 | |
|
阳安迪 硕士生 | |
|
何亚磊 硕士生 | |
|
鄢德梅 硕士生 | |
|
张鹂 硕士生 | |
|
孔令兰 硕士生 | |
|